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宛新平

宛新平:“三农”向好,幸福流淌在希望的田野上

时间:2020-12-01 10:08:18

宛新平.gif

  全省粮食总量已经稳定站上800亿斤台阶,排名由2015年全国第6位上升到2019年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0821元增加到2019年的15416元,由全国第18位上升到第12位……“十三五”以来,江淮大地连年丰收,“三农”持续向好,农民腰包越来越鼓,基层获得感、幸福感“水涨船高”,幸福热情流淌在希望的田野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的获得感、幸福感无疑是小康“盛景图”中最靓丽的色彩。扮靓这抹色彩,并不容易,不仅要让粮食丰收,还要让产业兴旺,更要让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大省,江淮统筹兼顾好遍布在基层的广大农民群体,让更多的基层百姓在田野间共享农业发展红利,真正让一方水土养育好一方人,在万亩良田中掘开基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源头活水。

  农事兴,百业旺。江淮农业在全省经济“拼图”中占据重要分量,在全国农业“总盘子”中举足轻重,特别是粮食总量在全国排名第4的“优等生”角色,更加要求全省须臾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以“三农”向好为小康添彩,为民生增色。

  然而,啃下农业“大块头”,筑牢“三农”底座,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凭实干出真章。从地方加大农田保护,保障种植面积和质量,到加大农技人员引进,带领万千农民把汗水播散在田垄间,再到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江淮百姓以实干跑出农业发展“加速度”,以尽美现代农业图景擦亮小康底色。

  “群雁”齐飞,全靠“头雁”带。江淮农业实现“十七连丰”,在全国农业发展中走在了“第一方阵”。这其中,发展现代农业的“江淮实践”值得总结和推广。一方面,全省不仅仅满足于粮食增产增收,而是创新驱动把粮食生产融入现代产业体系,推出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专粮专用、品牌销售”江淮样板,启迪人们不断打开现代农业的新视角、新场景。另一方面,全省不断创新实践,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让1215.9万户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基层投身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创新无止境,实践不停步。江淮大地在发展好基础农业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大数据“下田”,为农业插上“云翅膀”。俯瞰江淮基层全貌,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字排开,展现乡村经济“硬实力”。2019年,全省农村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536亿元,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2.08亿人次,综合营业收入820亿元,创新“活水”源源不断惠泽基层百姓。

  敢闯敢试、勇破勇立……如今之江淮大地,早已换了人间。打开江淮“小康卷”,变的是老乡们日子更红火,小康图景更多彩,不变的是全省上下对基层事业的矢志奋斗和孜孜追求。从凤阳小岗村“大包干”走来的江淮农村,改革的种子已然成林,关键改革之力推动江淮“三农”持续向好,农业底色越来越鲜亮,农民幸福日子越过越精彩。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宛新平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