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宛新平

宛新平:一江碧水向东流

时间:2020-01-03 09:19:00

  一江碧水向东流。

  这里是长江,她从峻岭流向大海,从远古走向未来。

  六千三百公里不知疲倦的奔腾,只为哺育两岸的千千万万儿女。我们曾用写不尽的诗,唱不完的歌,去形容她的春潮壮阔,赞美她的惊涛磅礴。

  我们习惯了她日复一日的形影不离,不辞昼夜的温暖陪伴,却忽略了她的脆弱。

  长江病了,母亲河正伸出双手,渴望获得儿女的帮助。

  长江的发展和保护,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为了这一江清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登大坝、乘江船、进企业、访村落……实地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定要保护好。

  牢记着这份殷殷嘱托,坐拥长江800里岸线的安徽开始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吹响全省“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号角。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的“环保大片”不断上演。马鞍山薛家洼区域的“旧貌换新颜”,就是这部“环保大片”的最美片段。”

  如果让时间倒流,漫天的粉尘、横流的污水,是长江在这个滨江小城留给很多人的印象,被历史贴上重工业城市的马鞍山,曾长期占据长江岸线重污染城市的席位,多项环保指标倒数第一。为了经济发展就不得不舍弃这一江碧水吗?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耐心地和长江流域企业员工解释:“不搞大开发不是不搞大的发展,而是要科学地发展、有序地发展。对于长江来讲,第一位的是要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所以这一条要立个规矩。”而对于如何治好“长江病”,习近平总书记也亲自把脉定向,为治好“长江病”开出了行之有效的方子:“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

  有了规矩,有了良方,剩下来的事,就是埋下头,沉下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整治684家散乱污企业,拆除153家非法码头,关闭19座矿山,消除80%的黑臭水体,2984户11260名渔民上岸……我们能从这一串串数字中,感受到马鞍山护卫母亲河那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魄力。哺育着我们的母亲河,终于在儿女们温暖有力的怀抱中,恢复了往日的笑颜。渚清沙白,飞鸟盘旋,一泓碧水,倒映着清澈的蓝天和两岸的绿意,一只江豚,调皮地打破了宁静,引起船上游人惊喜地呼喊。

  春潮壮阔,可更壮阔的是人的胸襟,惊涛慷慨,可比它更慷慨深沉的,是人的情怀。无论是奋斗在治理长江一线的人们,还是为了“新长江”放弃多年习惯生活的人们,他们的心甘情愿,他们的毫不犹豫,他们的百折不回,都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一定要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一定要让这一代又一代人,都能感受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无穷魅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一江碧水,奔流不息,永立潮头的中华儿女,探索不止。

  马鞍山一位诗人曾经热切地吟唱着:“如果说长江是一把琴,那么我的心,就是其中的一根弦,无时无刻不在为它而震颤。”奔腾浩荡了五千年的长江就像孩子一样,勇敢地成长着、无畏地前进着,而那些她深爱着的,也深深爱着她的人们,也将和她一样,一路前行,百折不回。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宛新平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