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青年说

  • 2024-04-30 16:20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黎秀玉

  习近平总书记曾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丹青难写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支撑一个个历史伟绩的背后,是无数老支书严守岗位职责,用无私的为党、为国、为人民的奉献精神带领群众奋斗出来的。

  选调生村官作为促进农村基层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用心领悟“老支书精神”的实质,切实做到把脚跟扎在基层、把口碑立在民心,真正在基层一线凝聚扎根基层的力量。半年以来,感触良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做好“新时代传人”。

  传承“老支书精神”,用勤学善思熔铸“蓬勃向上、顽强不息”的精神成色。

  我所在的村位于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赵寨村,村书记是一名80后的女支书,对于刚踏入基层不久的我来说,她充当了一个“老师傅”的角色。这里的“老”指的是老练、沉稳,村里不管大事小事、难事易事,支部书记总是那个率领村干部冲锋在前的人,村里的老人们个个都夸,“李书记真是个能干的女娃儿”。半年时间里,李书记带领着我成长,过程中我也从书记身上学习到了宝贵的精神品质。

  从书记身上学到的第一课就是当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初心扎根基层、贴近群众。驻村的第一周,李书记开会就说,“基层干部的‘根’在基层、‘业’在乡村,只有把基层当作自己的家,将基层群众当作自己家人,才能将群众工作干好”。面对络绎不绝前来咨询问题的村民,她总能耐心地处理、解答。跟着学习,我也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得心应手,也能笑着招呼村民“表叔”“表婶”“奶奶”,我也从村民口中的“大学生”变成了“小黎”,我也慢慢融入了赵寨村这个大家庭,融入群众中。

  从书记身上学到的第二课就是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毅力带头苦干、勇毅前行。从我到村的第一天起,李书记每天都会去村里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看一下菌菇培育情况,几乎是风雨无阻,在前期的准备、基地的建设及后续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娄山关”“腊子口”,但她带领着村集体依旧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一剑曾当百万师”的本领,攻克了重重困难,最终实现羊肚菌亩产600—1000斤,增收村集体经济增收约40万元,带动了30多个村民就业,以实绩诠释了敢蹚“地雷阵”、敢涉“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的决心。

  从书记身上学到的第三课就是当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勇于作为、善作善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李书记一直强调要“把担当扛在肩上,把使命系于实干”,带领村“两委”从一开始的建设规划编制到后来生活垃圾治理、供水保障、改厕治污、庭院环境治理、道路畅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绿化亮化等,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举措,完成了2022年度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和验收,不仅村庄面貌和生态基底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舒心。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我在驻村工作中看到了乡村的变化和发展,更深刻感受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新“老”传承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之要,我们要在乡村振兴的宏伟大业中发扬“老支书精神”,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勇于担当,善作善成,做好“新时代传人”。

  做好“新时代传人”,用实干担当展现“奋然为之、亦未必难”的奋斗姿态

  一是要以“青春奋斗”为名,传承“点滴为民筑根基”的“老支书情怀”。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应向“老支书”这一楷模看齐。工作中要积极深入群众,与他们打交道、交朋友,真诚倾听他们的心声,用心解决他们的难题。在平凡的工作中,百姓的事无小事,将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做到细心周到、精益求精,做有温度的干部。

  二是要以“青春激荡”为号,延续“攻坚克难矢志不渝”的“老支书风采”。作为青年干部,应以“老支书”为楷模,以“耐得住寂寞”的坚定意志,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奋发有为。以“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忠诚,在基层岗位上兢兢业业、不畏巉岩、爬坡过坎、砥砺前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

  三是要以“青春逐梦”之志,传承“矢志不渝守担当”的“老支书风范”。我们应承袭“老支书”的担当与坚守,在担当作为中成长成才,发扬老黄牛精神,不待扬鞭自奋蹄。当前正处于历史的交汇点,我们更应勇担使命,奋笔疾书,书写属于“新时代传人”的基层新篇章,将和美乡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编辑: 谢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