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锐评

  • 2024-04-17 15:45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章平周

  4月10日晚,@北京邮电大学 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我校教师郑某师德不当有关举报信息处理情况的通报”:4月9日网络出现我校教师郑某师德不当有关举报信息后,学校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全面开展调查。现已查实,郑某未能正确履行研究生导师职责,对学生学业疏于指导;要求学生从事与学习、科研无关事宜;未按学校相关规定给学生发放助研津贴等。学校决定取消郑某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教学工作,给予降低岗位等级行政处分。

  4月9日,北京邮电大学15位研究生写了23页举报材料,举报导师郑某,一时成为网络热点。第二天,校方就对举报情况进行了通报。北京邮电大学的高效回应,也得到了网民的赞许。可见,核实学生举报事实并不复杂。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非得需要学生举报才能发现呢?

  早在2020年,教育部就曾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强调导师要精心尽力投入指导、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不得安排研究生做无关事务、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等等。从通报中可以发现,郑某无疑违反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

  《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理应成为导师的行为规范。实际上,近年来,有学生举报老师抄袭剽窃;有学生吐槽老师平时不管不顾;还有学生反映被老师压榨,长期无薪“打黑工”;甚至,性骚扰、性侵等丑闻也不罕见。可见,在不少导师眼里,准则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装饰品,根本没有将准则当一回事。根源在于学校对于准则的落实,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对于学生来说,导师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从申请助学金、论文开题到毕业,大事小事经常需要导师的首肯签字。导师不仅在学生重大事项上拥有重大话语权甚至决定权,并且在运用这种权力时,也有着巨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导师的失范行为,大部分处于忍气吞声的状况。不到万不得已,学生不会和导师撕破脸,走向公开的对立面。

  对此,学校在师德建设、内容管理监督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将师德师风及导师评价纳入日常考核,对助研津贴发放、评奖评优等程序实施全程监管,让导师的权力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同时,学校也应当建立健全举报机制,确保学生的举报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从源头上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道德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教育和科研问题从来不是个人的事情,它关乎着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是维护校园公平正义的应有的题中之义。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