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4-04-16 11:19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艾鹏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珍贵文物资源,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星散在中华大地上。党的二十大将“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当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高效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古老的文化遗产正在中华大地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站在新的起点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更加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让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随着时代发展,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以创意的活水激发文化创新,为更好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方面价值,使其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用现代数字科技修复、还原敦煌壁画,用现代艺术形态来演绎石窟中独特的造型元素,使之重获新生;在四川广汉,大型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三星堆奇幻之旅》,通过即时云渲染技术,将三星堆考古发掘大棚、三星堆数字博物馆以及古蜀王国等场景相结合,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得以“活”起来。面向未来,要加快运用数字技术整合文化遗产资源,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各环节,拓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技术、新模式;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提取蕴含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元素和经典要素,将之与当代文化有机融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广泛传播。

  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含着激发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的密码和动能。当前,全国各地正积极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掘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河南林州,红旗渠处处可见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路行走、一路宣讲、一路学习的场景,把“青年渠”的故事讲述给更多学生们听,让他们深切感受“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在浙江嘉兴,“红船宣讲小分队”将南湖革命纪念馆馆藏文物蕴含的精神内涵送到广大学子身边,将道理蕴于故事中,闪亮的思想与透彻的理论更为打动人心……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要突出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新表达,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融通起来,让更多人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

  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文化交流。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魅力,把其中的家国情怀与奋进新征程相结合,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对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意义。2024年春节是我国春节被确定为世界性节日后第一个新年,全世界一起过新年,赋予春节更多世界性,推动着春节丰富文化内涵得到广泛传播,有力地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了“欢乐春节”活动,大红灯笼、中国结和剪纸福字等传统装饰营造出浓厚的中国年味;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欢乐春节”游园联欢活动吸引了众多法国友人,共同庆祝龙年春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着历史感与自豪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并熔铸成新时代向世界传播的中国文化标识。面向未来,要深化人文交流互鉴,发挥好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作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努力架起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