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4-01-12 10:42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唐代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

  2023年,我国粮食收购平稳有序,全年收购量保持在4亿吨以上;粮食储备规模进一步增加,粮食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粮食产业提质增效,预计2023年粮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万亿元,同比增长7%……在1月8日召开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2023年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成绩单“亮相”。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消费的引导作用,不断满足消费者“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要求。尤其是过去的一年,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决心,迎难而上,乘势而为,实现了我国粮食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国家储备实力和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和战略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开创了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新局面。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牢牢端稳“中国饭碗”,要让老百姓餐桌上有更多营养健康的食物。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珍惜和用好水这个“生命之源”“粮食之本”;不断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强化粮食执法监管,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实施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培育粮食产业集群;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不断开创粮食领域国际合作新局面,大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稻菽成浪,谷米满仓。要让广大农民种粮有钱赚,粮食生产才能有保障。当前,从种业振兴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从智能化播种与收割到粮食收储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随着一项项新技术落地、一台台大农机驰骋,田间地头激荡着无穷的科技动能,凸显着农业科技现代化“金扁担”的硬支撑。前有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00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好政策连着好收成,无疑让广大农民吃上了“定心丸”。长久而言,丰收行稳既要持续的稳产政策和研发投入,破解“卡脖子”问题,也要国家继续健全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体系,还同步促进土壤保护、机械装备、信息技术等各方面打通与配合,实施夏粮“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才能有力保障好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粮食安全是个综合命题,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全环节,开源节流并重,才能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2023全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粮食“二十连丰”,虽说有能力解决好自身的吃饭问题,但粮食供需中长期将处于紧平衡态势。未来,要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自然要围绕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着力补齐短板弱项,也要加快构建愈加完善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加大粮食安全大数据建设,尽快将国内外粮食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对全球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科学监测、预警和形势判断,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切实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