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地评线

【地评线】中安时评:在“大教育”理念引领下奏响新时代“成长之歌”

时间:2021-10-25 10:51:03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新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介绍,家庭教育促进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同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文件精神,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家庭、学校、社会涵盖了孩子成长的整个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六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对此,我们应树立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大教育理念,使学校、家庭、社会充分协同合作,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益,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积极营造“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共育生态。“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应成为家校社协同共育工作以一贯之的工作理念。学校和家庭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助,是家庭教育取得更好成效的保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凝聚起强有力的育人合力,让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学校应积极打造家校共育特色,赋能教师和家长办“温暖的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爱上学、想回家;父母应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给予孩子多些陪伴,用高尚的道德品质、灵活的思维方式、文明的行为方式、积极的工作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社会应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发展空间,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丰富服务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育人内容。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家教最为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应坚持立德树人,不断丰富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育人内容,从不同维度更新家庭教育中那些陈旧不合时宜的内容,引入适宜时代发展的鲜活内容,实现共通共融,建立现代家庭教育体系。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肩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重任,拓展家庭教育内容,通过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开展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指导等,营造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家庭应多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多指导孩子开展阅读,多进行体育锻炼等,从单一的关注孩子学业成绩转向着眼孩子的未来成长和终身发展。

  创新线上线下方法立体推进家校共育。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的场域早已不限于家庭生活,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被提升到更为科学的层次,走向更为专业的发展方向。家庭、学校、社会应整合家庭教育研究力量,通过开展家庭教育现状调研、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等,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创新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立体推进家庭教育,开创新时期家校合力育人新局面。比如线下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实践活动,线上建立“网上家长学校”,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架起家长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学校等全方位的“沟通桥梁”,通过线上线下共融方式,引导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有效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教育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乎每一个家庭幸福,关乎国家未来。让我们牢固树立家校协同共育理念,把大教育理念延伸到千家万户,深植于每一个教育者的内心,为实现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共同奏响新时代“成长之歌”。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阚亚玲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