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青年说

  • 2024-04-07 16:54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任琪琪

  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本在于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各地要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增强人才效能,为跑赢创新发展“新赛道”注入澎湃动力。

  以健全的工作机制为支撑,下足引才“真功夫”,集聚人才资源“最大增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求贤若渴、广纳英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方能把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引进来。各地区要摸清自身“人才底数”,立足“需求匹配”,做到“缺什么、引什么”,立体绘就引才“画像”,把准人才强国的规划部署,提高引才质量和效率。要不断完善人才招引政策,拿出新思路、真诚意,带着招牌去宣传、带着政策去揽才、带着口碑去招贤,坚持“不拘一格”引人才,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机制,用活用好“科创飞地”“人才驿站”“青创基地”等平台载体,推进政企校联动,合力招才。要坚持以产引才、以链引才,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积极搭建“人才+团队+项目+产业”的创新创业平台,将专家人才“朋友圈”转变成为“招聘主会场”,积极开辟引才“绿色通道”,不断补齐高层次人才稀缺“短板”,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引进更多优秀人才。

  以优化的培养模式为前提,瞄准才“真方法,激活人才创新“一池春水”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人才是核心竞争力,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培养紧缺急需的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各地区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制定完善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把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集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研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相“嫁接”,培育造就符合学科交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要深化融合协作机制,发挥企业、政府和高校院所资源整合作用,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中规模大、研发强、业绩好的龙头企业,牵头组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集群方式通过政府架桥对接高校院所,形成“产业创新联盟+高校+专家团队”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为支撑、人才为核心的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对口人才。

  以宽松的创业环境为基础,倾注爱才“真感情”,做好人才服务“关键小事”得才所用是汇聚人才的最终目的,也是发展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各地区要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全方位保障,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向创新载体“放权赋能”,给予人才在岗位、编制、职称等方面的自主权,以优质的人才服务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保驾护航。要完善评价机制,重视行业评估,疏通人才评价的“堵点”,坚持“破四唯”“立新标”并举,根据创新能力、业绩水平、贡献价值对人才进行分类评价,防止“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创新激励机制引导人才流动,提升人才供给的质量,推动成果的落地应用。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对战略人才给予资源配置、团队建设等优先保障,对青年科技人才给予项目、职务晋升等政策倾斜支持;尊重科研工作周期长规律,健全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鼓励人才“敢攻坚”“勇突破”,让更多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的人才、产品、技术脱颖而出。

编辑: 谢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