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4-04-19 10:55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潇婉

  在四川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里,无需土壤,不靠太阳,厂房中播种、育苗,佐以养分、光照、适宜温度,一棵生菜仅用35天就能长成。作为在封闭环境下通过高精度控制实现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植物工厂能够根据不同作物对光照、温度、湿度、营养等要素的需求,实时调控环境,精准供给,实现高效生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从蔬果栽培到水稻育种,全流程智能调控,在这座无人化工厂里,植物正循光向上、拔节生长,类似“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新场景越来越常见。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栋写字楼里,一群年轻人在电脑前开启忙碌的“数字春耕”;在江苏海安高标准农田示范区,“90后”小伙刘林借助数字技术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农场的2000亩地……数字赋能“慧”就新“丰”景,满满科技范儿展现科技进步新成果、焕发农业生产新活力、拓展产能提升新空间。

  信息技术赋能,让农业生产呈现新场景、焕发新活力。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装备,让春耕春管尽显“科技范”;现代化的海洋牧场化身“蓝色粮仓”,智能深海网箱在大海里“种海鲜”;数字化赋能高品质黑牛诞生,全产业链融合,从牧场到餐桌“一码”溯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自组通信网络等技术,使用多旋翼无人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收割机、智能灌溉闸门等一系列智能装备,构建少人化管理、无人化作业的智慧农业生产场景,“良田”不只在田野,也可以在工厂,还可以在写字楼,有力助推农业生产更高效、夯实大国粮仓。

  把作物从田间地头“搬进”工厂,把农活儿“带进”写字楼,种植不只靠农户,更靠科技——智慧管控系统、机器人技术应用等,让作物生长更加有序、可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众多高知年轻团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精彩蝶变和从“新农人”到“兴农人”的华丽转身,既为农业领域带来了新鲜血液,也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暮春谷雨至,备耕好时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眼下,全国上下抢抓农时,按下春耕备耕“加速键”,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大显身手,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北斗导航翻耕机都成了种粮好帮手,新质生产力在广袤田野播下农业现代化的新希望,既为增产、提质提供了强大支撑,也让现代农耕文明大放异彩。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