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宛新平

  • 2022-11-01 10:48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宛新平

  10月29日上午,省委书记郑栅洁赴合肥市科创企业调研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当前,全省正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既需要对标对表、深学践悟、入耳入脑入心,更需要抓住重点关键、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干出新气象新作为!

  奔赴发展新征程、激荡“科创”新动力。选择科创企业调研并宣讲,深刻彰显出“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鲜明信号。

  如何跑出新领域新赛道,怎样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科创企业是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如何抓、怎样干,在奋进新征程上可谓有着不寻常的意义所在。

  调研中,郑栅洁书记认真看、仔细问,对“科创”新的跨越充满更多期望。譬如,在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他详细询问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等情况,实地察看实验室设备,勉励把握新时代的新机遇,用好国家级创新平台资源,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努力创造更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性成果。

  在生产一线,他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期望继续保持“20年只做一件事”的专业专注,树立雄心壮志,坚持深耕细作,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聚集高端人才,不断提高企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新时代奔跑的赛道上,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正是现代化美好安徽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的价值目标和应有之义。

  科技创新看安徽!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创新馆时指出,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型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奋力交出“亮丽答卷”,安徽一直在奔跑——创新已成为最大的标识、最大的动能和最大的潜力,安徽实现了从“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国家实验室落子安徽,12个大科学装置布局建设,量子通信、新型显示、超薄玻璃等领域实现了并跑领跑。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九章”号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缓冲材料……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隔空探测的“透视眼”来自合肥;安徽首条5G自动驾驶开放道路示范线投入试运行;全球首款“零感染自助机”实现量产……

  潮涌江淮千帆竞,奋楫争先正当时!

  展望新征程,完成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需要每个人、每个地方、每个领域从点滴做起,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而奋力推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对于江淮大地来说,“科创”二字分量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换而言之,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须更加重视科创、瞄准科创、做强科创,打造一个个生动的坚实支点,以更大力度激荡“科创”动力,点燃皖美发展新动能!

  好风凭借力!须更大力度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强化原创性基础研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等国之重器优势,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一个攀登高峰、知难克难的过程,须更加强化关键性技术攻关,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助力国家攻克更多“卡脖子”难题,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强化引领性人才支撑,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关键在于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既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也要坚定“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信念,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最大动力,放百年眼光、集创造之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走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让我们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心怀梦想、不懈追求,让科创动力更加澎湃,江淮大地更加“徽”煌!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