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万钧客

  • 2024-05-20 10:52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范德洲

  据江苏连云港海州区联合调查组,针对5月16日网民在相关平台发布的“海州区某市场购物时发现一商户短斤少两,并被市场主办方工作人员抢夺手机”的视频,经调查核实,现将有关处理情况通报如下。对涉事商户许某某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罚款3万元;对市场主办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罚款35万元。区公安机关依法对存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市场主办方工作人员曹某某、王某某,涉事商户许某某及其亲属徐某某、时某某予以行政拘留。

  “鬼秤”事件,最近不时让消费者痛感“伤不起”。2023年11月,某地连续两天通报4起“鬼秤”事件,这足以让我们见识到“鬼秤”的嚣张与横行已经到了何等程度。按常规思考,哪怕仅仅是避一下风头,面对前一天的通报,操纵“鬼秤者”也应该“适时”收敛,然而,他们却是摆出一副我的“鬼秤”我做主的架势。其任性与狂妄,让人直感不可思议。同样,连云港“鬼秤”事件正闹得满城风雨,南京再次发生“鬼秤”刺客事件。而且与连云港鬼秤事件,几乎是一模一样。5月19日,江宁区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5月18日,有网友通过抖音平台反映其在江宁区某农贸市场买鱼时,一商户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并被市场方管理人员抢摔手机。目前,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涉事农贸市场主办方和涉事商户立案调查,市场方对涉事商户予以清退。后续的处理,应该能够给消费者一个说法。

  但是,透过最近连续发生的“鬼秤”事件,我们似乎也明白了“鬼秤”横行的原因。俗语有云,做贼心虚,而“鬼秤”无疑属于“做贼”之列,然而,在已经曝光的诸多“鬼秤”事件中,我们丝毫也看不到“鬼秤”的主人有着心虚的表现,恰恰相反,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心虚为何物,而完全是“心中有秤,目中无人”。这固然与某些摊贩的蛮横有关,而更主要的可能就是,他们已经找到了强有力的靠山。那就是市场方管理人员。

  从最近发生的两起“鬼秤”事件看,当地市场管理方都是坚定地站在“鬼秤”的这一边。在所有消费者看来,他们应该是打击“鬼秤”的“钟馗”,而事实却证明,他们成了“鬼秤”的帮凶。他们在发现问题之后,不仅没有保留证据,惩戒“鬼秤”,而是立刻抢摔消费者拍摄证据的手机。很明显,这是想销毁证据,让消费者空口无凭。如此管理市场,市场的“鬼秤”横行,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明应该是打击“鬼秤”的“钟馗”,结果却成了“鬼秤”的帮凶,这是典型的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从中也就可以看出消费者维权之难。而当地的“钟馗”改变立场,公然站在“鬼秤”一方,我们用脚趾头也能想出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猫腻”。接连发生的这类事件,提醒我们,在依法惩戒那些坑蒙拐骗的行径时,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管一管某些市场管理者了。这样的管理者,哪怕存在一个,也能导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而仅仅从最近连续发生的两起“鬼秤”事件看,这样的老鼠屎显然不只一粒。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