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青年说

  • 2024-05-21 10:04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晏玉亭

  仓廪实,天下安。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夯实“耕”基,兜牢“粮袋子”,挑稳“金扁担”,用实干和担当托举悠悠万民“稳稳的幸福”,聚力同心绘就“粮”辰好“丰”景。

  守良田,“稳耕地存量”,绘就“一水护田将绿绕”的生机图景。“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只有牢牢守住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推动耕地保质提量,才能稳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争做麦田里的“守望者”,拿出“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既要严格管控耕地转为非农用地,更要用心治理撂荒地、盐碱地问题,努力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多种粮,“提耕地质量”,绘就“沃土如金载期待”的希望图景。“土肥桑柘茂,雨饱麻豆熟。”坚持“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定不移提高标准、抓稳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挑起“保护耕地、振兴种业、引领种粮”的“责任担”,真正将“好种子”播撒在“肥沃土”中,努力带动群众将一块块无人照看的“荒地荒滩”改造成高标准农田,把一处处经营松散的“低产洼地”打造为保产保收的膏腴之地,从而在“示范田”里墩苗孕穗,让“稻菽千重浪、花香飘满园”带来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种好粮,“优耕地产量”,绘就“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稔图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一粒种子”开启了一稻一人生的奋斗路,以深耕原野、心倾田畴的探索和执着,不断推进育种技术的革新,让“禾下乘凉梦”慢慢变成了现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扩大特色种植,科学引导选用良种,推进优种优法配套,努力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让每一粒粮食都成为丰收最好的礼赞。

编辑: 谢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