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青年说

  • 2024-05-11 16:42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程明明

  “精致务虚”指的是通过“绣花功夫”对形式主义进行的精心“美颜”。相较于浮皮潦草的形式主义,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的“精致务虚”更值得警惕。若不加以治理,不仅会让基层减负有名无实,还会助长造假者得利、务实者吃亏的歪风,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最终失去民心的“里子”。

  拧紧“总开关”,从思想上防止“精致务虚”。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少数干部乐于“精致务虚”,根本就在于党性修养不够、宗旨意识淡化。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把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政绩观教育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年轻干部培养的重中之重,作为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引导干部多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聚焦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用好反面典型特别是身边案例,着力校正干部的理念偏差、思维偏差、行动偏差。

  立起“风向标”,从用人上增添“务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精兵简政,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导向是行动的指引和方向,只有把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立起来,让求真务实蔚然成风,才能让“精致务虚者”没有市场。要认真落实“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要求,把知重负重、开拓奋进、关键时刻能扛硬活打硬仗的干部选拔出来,坚决不用华而不实、投机取巧、以权谋私的干部,引导干部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干”字上做文章。要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加大对违反客观规律大干快上、举债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统计造假等问题的曝光力度,对政绩观有偏差的干部及时提醒督促,对政绩观不正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

  舞好“指挥棒”,从考核上铲除“政绩冲动”。重“显绩”而忽视“潜绩”,把干事“战场”变个人“秀场”,“精致务虚”的背后是个别干部的“政绩冲动”。因此,要不断完善维护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重视来自干部的上级、下级的真实评价以及所服务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干部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辨别出来。要优化政绩考核内容指标,既看发展成果,又看发展成本与代价,既注重考核“显绩”,更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把脱离地区发展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列为负面清单,实行“倒扣分”制,防止干部为了一时工作提速出现急功近利、盲目硬干、违规决策的行为。

编辑: 谢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