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青年说

  • 2024-04-24 09:49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王明驰

青年说_副本.jpg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章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新征程,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与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增进人民福祉、汇聚人民力量,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始终保持“我本百姓、根在百姓”的清醒。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正是因为我党始终把“人民”二字镌刻在心头,坚持不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才彻底摆脱了被欺凌、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人民”二字的重要性,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和境界,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各项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觉涵养“同心同向、共情共鸣”的情怀。清代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有没有宗旨意识、人民情怀,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有没有与人民群众共情的能力,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是否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只有在情感上与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融为一体,才能把市井烟火看在眼里,把民间苦乐装在心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弘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立足于职责、发力于平常,亲近群众的生活,倾听群众的心声,关注群众的疾苦,在细微处见精神,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在与人民群众的每一次接触中都倾注情感,让“群众希望”变为“我们做到”,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不断强化“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担当。当前,少数党员干部政绩观仍然存在一定偏差,不担当、不作为,甘于“躺平”“佛系”的有之;盲目举债、大干快上,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也有之。这些畸形的政绩观,有时候比腐败带来的影响更坏、损失更大,也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事业和担当面前“有我”,在功名利禄、进退得失面前“无我”,在奋斗和奉献中“忘我”,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去。

编辑: 谢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