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青年说

  • 2024-03-29 16:02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刘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年轻干部“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这就要求年轻干部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问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最大本事。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为民办实事要有相应的财力支撑,有经济基础才有为民办实事的底气。办大事要聚大力、有大为。所以,不仅乡镇要发展产业,村级也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更要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中来。在为民办实事具体实践中,用足用好政策,将民生实事工程通过简易招标程序交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接实施,这样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加强了属地村居监管责任,还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通过年度绩效考评暨村居为民办实事擂台大比武活动,票选出“最满意的办实事村居”并给予一定经费返还,以此调动村居干部想发展、要发展的积极性,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我们在为民办实事中要始终坚持群众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民生实事在确定之初,要提升群众知晓度和支持度。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纷纷下沉,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广泛收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急难愁盼问题,群众越是觉得“难过”的事,就越不能放过。在实施之中,提升群众参与度和监督度。民生实事项目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在评价之时,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全力以赴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从我们“干得好”到群众“觉得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人民幸福而奋斗,需要练就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必须提升“七种能力”。其中,政治能力是根本,调查研究能力是基础,科学决策能力是核心,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能力是保证,抓落实能力是关键。年轻干部务必站稳政治立场,深入群众听真话解实情,学会和群众沟通,善于抓落实,不仅自己干,还要领着大家干,要以上率下,群策群力,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我们要用好“民声呼应”工作机制,主动梳理群众需求、主动解决群众困难,努力把想法变成办法、对难题进行解题,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编辑: 谢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