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文化

  • 2022-11-29 15:29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汪家云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关系也最为密切,要念好“走、干、讲、学、想、写”六字诀,练就过硬本领,时刻保持工作动力,用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迈开腿多“走”,用双脚丈量土地。“走”即走基层、访民情,只有走到、见到,工作才能做好。“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干部不要总待在办公室里敲键盘、滑鼠标,要扑下身子、下沉一线,多去田间地头看一看,体验春种秋收的喜悦;多在百姓炕头坐一坐,了解群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多在房前屋后忙一忙,解决困扰群众生活的烦心事。要拿出最真诚的态度、使用最接地气的方法、露出最热情的微笑,迈开腿儿“走”,以日行万步为“小切口”,以走遍村内“犄角旮旯”为“大目标”,以“泥土味”深浅为进步依据,不断提升基层工作“硬”实力。

  弯下腰多“干”,用行动书写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论是矛盾调解还是攻坚克难,年轻干部都需练就“硬脊梁”“铁肩膀”,以过硬本领主动担当作为,真正成为让人民满意的“实干家”。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唯有卷起裤腿、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切实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基层干部要远离“躺平佛系”的想法,摒弃“眼高手低”的陋习,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沉下心、扑下身,一步一个脚印,务实不做秀,用实干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张开嘴多“讲”,用语言搭建桥梁。基层干部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时时刻刻都在和群众打交道,用活用好语言艺术,既是干群之间的敲门砖更是连心桥。基层干部要张开嘴多讲、会讲、敢讲,讲得“心服口服”。一是讲好“土”方言,基层干部要学会带有泥土味的方言。走访时一口地道的方言能够让群众听得懂、听得顺,产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从而快速拉近和群众的关系。二是讲好真心话,讲真话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基础。对待群众要用真心、动真情,与群众沟通要说真心话、贴心话,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三是讲好新政策,基层干部要学会将政策中的书面术语转化成群众听得懂的本土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让群众一学就会、一听就懂,成为一名合格的政策“二传手”。

  俯下身多“学”,用知识拓宽视野。“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基层干部要在“勤学”上下功夫。一是勤于向书本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筑牢“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根基。二是勤于向农民学习,跟着群众下稻田、爬山路,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领悟他们的干事方法,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新农人”。三是勤于向村干部学习,村干部下队时跟着、化解矛盾时看着、开群众大会时听着,学习他们如何开展群众工作,掌握如何与群众交流,从中收获基层工作经验。

  拿起笔多“写”,用文字增强自信。文字功底是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一篇好的材料暗示着日常工作做得到位、好词佳句积累得到位、形势政策理解得到位。“笔杆如剑多磨砺,稿纸作山勤登攀”,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要勤动笔,练好“笔杆子”。要克服“不敢写”“不想写”“不会写”的心理,每一篇佳作都是反复磨砺、精雕细琢而来的,越是不会写的越要去写,只有不断试错,多动笔去写,才能在写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培养提笔能写的深厚内功。

  静下心多“想”,用思考提升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果不勤于思考就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导致任务完不成,能力上不去,影响工作、耽误青春。年轻干部来到基层,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敢想敢干,在工作时间,要思考怎么才能做得最好,完成任务后要思考怎么才能做到更好,闲暇之余要不断发现问题、梳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思考中砥砺前行。

编辑: 谢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