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锐评

  • 2024-05-21 10:36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一名老人酒后骑车摔倒,路过的南京小伙杨帆主动上前帮扶,不料反遭老人及家属误解……5月14日晚,发生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应天大街的这一幕,引发网友热议。经过调查,警方确认杨帆无责。5月17日上午,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孙建友前往杨帆的工作处所,为他颁发见义勇为专项奖励金并送上鲜花。

  在我们一般人心中,见义勇为奖是奖给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不怕牺牲,救人危难等重大事件中的英雄人物的。但是,在这里,见义勇为奖奖给了一个扶起老人被冤枉的年轻人,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是,笔者认为,“见义勇为奖”奖励小事值得提倡。

  社会小事,往往是家庭大事;小事不小,常常是大事源泉。就拿老人摔倒这件事,如果不是年轻人及时扶起,那么,老人就有可能受到第二次伤害,而且,会有生命危险。这对老人的家庭来说,是大事;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人间冷暖的大事。因此,小伙扶起老人,表面看是小事,实际上也是大事,避免了一个家庭的大悲伤,维护了社会爱心温暖氛围,应该颁发见义勇为奖励。

  其实,生活中,有些危难大事,就是从小事长大的,如果能够及时避免小事“生发”,那么,就可以避免大的危急事件发生。正因如此,南京市上个月刚施行了《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专项奖励办法》,对达不到见义勇为确认条件但发挥一定积极作用的,根据事件情节及行为贡献大小酌情给予一定奖励,如此扩大对“见义勇为”举动的奖励范围,可谓,善莫大焉。古人说,“不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告诫人们,小善事也要做。雷锋之所以伟大,就是有无数小事积累起来的。做小好事,是积累美德,是沉淀爱心,是把大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而且,做好事也不容易,报道中的小伙,就受到了冤枉。幸亏有现代监控设施,老人后来酒醒了,家属也进行了道歉,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做好事,不论大小,都是有风险的,我们理应对做好事的人进行回报,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人做好事,让做好事在社会上蔚然成风。杨帆表示,在此事中虽然有些不愉快,但结果是好的,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还是会上前的,该帮还会帮。语言很朴实,结果很激励。

  小中见大,积少成多,良好社会风尚就是从奖励激励做好事开始的。社会文明发展,良好风尚建立,点滴之中见文明;枝叶之中有风尚。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