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锐评

  • 2024-05-20 15:08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刘根生

  为了打消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的恐惧,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内镜中心主任田晓锋做了一个大胆尝试——自己给自己做胃镜。这一操作被同事拍下一段59秒的视频,于日前在网络发布后,引发了70多万网友围观,并吸引了中国新闻网、环球时报等近10家媒体的争相报道。

  进行胃镜检查,探查胃部的病变情况,是诊断治疗某些胃部疾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不过,做过胃镜的人应该知道,胃镜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虽然每个人的耐受力不同,在不适感的轻重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做胃镜给大多数人的感觉是并不友好。可是,南通市肿瘤医院内镜中心主任田晓锋,居然动手给自己做胃镜,因此说他是个“狠人”医生,应该一点也不过分。

  医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有些检查项目或治疗手段,不只是对医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何在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可靠性基础上,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或不适感,往往考验着一个医生有没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人文情怀。正因为如此,不少医生为了积累经验就常常拿自己“做实验”,以期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和最准确的认知。而这样的“狠人”医生不用说在全国,仅仅是在南通就有不少,除了田晓锋以外,还有南通市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医生蒋斌、市二院中医师曹素芬等。这些“狠人”医生,在关键时刻对自己“下手”时毫不留情,他们对职业的敬畏和对专业的执着,令人肃然起敬。

  去医院看病,有些检查项目或治疗手段的确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不少患者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检查或治疗的效果。可是,绝大多数医生只是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掌握了操作要领和技巧,对一些检查项目或治疗手段究竟会给患者带来怎样的感受,其实并不清楚,因此也就很难理解患者的恐惧心理。而“狠人”医生把自己当成患者,亲身体验一些检查项目或治疗手段带来的感受,这有利于进一步改进操作手法,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让检查或治疗更顺利。同时,有了亲身感受,对患者的精神抚慰会更准确也更有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也是一个优秀医生必备的专业素养。

  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从某种角度说,医学其实是一门“仁学”,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应该有一颗“普救含灵之苦”的仁慈之心,这是一种大医情怀。

  “狠人”医生很了不起,他们怀揣一颗仁慈的心,在工作中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用敬业和专业为自己钟爱的职业增添了人性温度,必须为他们点个赞。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