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锐评

  • 2024-05-15 11:13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李发治

  近日,河南3岁男童被狗咬伤不幸离世的消息令人唏嘘不已。4月21日,小星(化名)在新野县赵岗村附近公路旁玩耍时被突然跑出来的一只“哈士奇”攻击咬成重伤,还没来得及注射第五针狂犬病疫苗,小星就出现了发热、恐风、狂躁、吞咽障碍等狂犬病症状,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近段时间恶犬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去年的10月四川成都崇州一女童在小区楼下遭一只罗威纳犬咬伤致肾挫裂伤,引发全网关注,今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典型案例,呼吁文明养犬、依规养犬,强化养犬有责、养犬负责意识,形成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养犬氛围和环境,只有收紧文明养犬的“法治”缰绳,才能杜绝恶犬伤人事件的屡屡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居民养犬的热情日益升温,各地遛狗不栓绳、恶犬伤人、狂吠扰民、屎尿遍地等违法违规的养犬现象也频繁发生。许多人虽热衷养狗却缺乏责任意识,他们“始乱终弃”,喜欢的时候甚至把狗当“儿子”养,不喜欢了就弃之如敝屣,撵出门外放任其成为流浪狗,于是狗成群结队满街乱跑,它们白天在小区里追咬行人、打闹吼叫,晚上又捕风捉影、对天哮月,加之屎尿弄得遍地污秽,不仅污染了生活环境、影响了邻里和谐,甚至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每年被狗咬伤的有约600万人,被狗咬死的人数约3000人,让“狗患”逐渐成为一种公害。

  公民拥有养狗的权利,但其他公民也拥有不被犬只骚扰和伤害的合法权益,养犬人士必须履行不破坏公共安全、不扰民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养犬人士不但要系牢心中的“自律绳”,让文明养犬形成习惯,还要不断规范依法养犬、文明养犬意识,营造整洁有序、干净卫生、安全和谐的环境和氛围,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范,依法、文明饲养管理动物,防止和避免他人受到伤害。各级党委政府也要依法依规切实履责,在处理犬只扰民、恶犬伤人纠纷的时候,不要以为都是些小事就“和稀泥”,导致养犬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打击不力,滋生出不文明养犬者的“有恃无恐”,进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养犬管理看似小事,其实是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大事。我们必须从加强基层治理的高度,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细化落实法律责任,推动依法依规文明养犬。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养犬管理职责、细化养犬行为规范、强化犬只源头及末端治理等等,给养犬套上法律的缰绳,让养犬行为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以刚性治“任性”,用法律武器向不文明养犬的任性行为亮剑,加大对犬只伤人、扰民的执法力度,将犬只注册登记制度、免疫、收容等工作落到实处,还可以把养犬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以增强监督的刚性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只有让不文明养狗的公民受到应有的惩处,才能将章程和制度转化为现实约束力,为恶犬横行套上法律的“缰绳”,从根本上减少“狗患”的发生。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