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锐评

  • 2024-05-15 10:26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范德洲

  “5·20”前夕,山东青岛,一对情侣在逛商场时遇到媒体街采,被问准备怎么过这个特殊日子,两人回应了一句“不过”便婉拒了采访,没想到街采记者在身后说了句“分了啊”。男方强烈要求该街采记者道歉,但对方的话毫无歉意:“我给你道歉啊,你的脾气非常好,能找到这么温柔的漂亮的女生,这是你的福气。”很快,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热议。5月14日,青岛电视台《一见钟情》栏目发布声明:经核实,当事人确实系我栏目职工,现决定即日起停止该职工工作,并责令其配合调查。

  事件发生后,我们再次“震惊”于网友们脑洞大开的神一般的创造力,“街采劝分”这一调侃式的网络版成语也就应运而生。相比之下,我们更“震惊”于这位主持人街采劝分的表现,以及她所谓的道歉。坦白地说,这不是道歉,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如果被挑衅的那对情侣没有克制,可能就会导致激烈的冲突。而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名主持人竟然是《一见钟情》栏目的员工。

  就这档节目的命名而言,它显然是想引导更多的青年男女“一见钟情”,进而喜结良缘。因而,也就想着蹭蹭“520”这个热点。这是无可非议的。而匪夷所思的是,《一见钟情》的节目主持人,竟然街采时,直接劝一对情侣“分了啊”。哪怕是从最土气的民间习俗“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角度思考,这样的节目主持人,也活该被“砸砖”。

  作为一名主持人,在进行街采时,必须考虑到采访对象不配合,甚至不屑一顾的现象。路人甲乙丙丁的配合,当然有助于街采的完成与出彩,但是,路人甲乙丙丁的拒绝与无视,准确地说,也是他们的权利与自由。而这种尴尬的场面,也恰恰能够体现街采主持人是否做足了功课,是否能够及时化解尴尬;从更高要求的层面出发,主持人在街采时,不仅需要能够化解尴尬,更应该扭转局面,引导那些不配合的路人甲乙丙丁转而积极配合。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以及“打铁还需自身硬”,也都是节目主持人完成街采时的准则。

  然而,在这名主持人的表现中,我们看到的居然是讽刺与挑衅。这不仅是职业素养的严重缺失,更是道德素养的严重缺失。缺失了应有的职业素养与道德素养,充斥内心的应该就是那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于是,面对路人的拒绝,不仅无法坦然接受,不仅无法化解尴尬、扭转局面,反而气急败坏地当街嘲讽。

  这样的“勇气”,我们必须狠狠惩治。否则,这就如同强买强卖一般可怕。如果今天拒绝街采而被嘲讽,那么,明天可能就会因为没有按照街采者的心意回答而被殴打。而这也正是“街采劝分”冲上热搜引发热议的关键所在。哪怕我们只是考虑这名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名称,“街采劝分”的嚣张也是对“一见钟情”莫大讽刺。动辄嘲讽情侣“分了啊”,这样的节目,又如何能够让人“一见钟情”?就此而言,仅仅是停止该职工工作,这样“罚酒三杯”式的惩戒,显然无法以儆效尤。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