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锐评

  • 2024-04-28 16:44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范德洲

  在重庆南川区一些小区门口或是人行便道上,总会出现这样一幕:每天早上6点至9点,下午4点至7点,一个个小摊贩挑着一筐筐蔬菜准时来到这里,将新鲜的蔬菜码放整齐,时间一到再准时收摊,这就是重庆市南川区从去年夏天开始设置的“潮汐摊区”。商贩菜难卖、钱难赚,城管管理起来也头疼。重庆市南川区索性推出了“潮汐摊区”,在城市小区、街心公园周边,划定区域供菜农和果农贩卖经营,实行定时、定点管理。

  只要我们稍加关注,就会发现,“城管”几乎是网络平台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且,常常冲上热搜,有的更是酿成闹剧甚至是悲剧。这应该有着非常复杂的因素,其中,城市管理与方便市民之间的矛盾,显然是一个我们不可回避的话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让卖菜的小摊小贩到处流动,这显然给广大市民满足“菜篮子”提供了诸多便利,也使得小摊小贩的经营更为顺心,但是,小摊小贩的四处流动,也必然给交通、卫生等,造成肉眼可见的影响。

  以即将到来的夏季西瓜为例。如果禁止瓜农、瓜贩四处贩卖,那么,炎炎夏日,许多“吃瓜市民”可能就觉得极为不便,进而也就可能打消念头,而他们打消念头则会直接导致瓜农、瓜贩们生意冷清。而如果允许瓜农、瓜贩们走街串巷,仅仅是他们的大声吆喝,也是相当扰民。因此,如何在二者之间求得“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也就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重庆市推出的“潮汐摊区”则是颇有创意的举措。

  所谓“潮汐摊区”就是在城市小区、街心公园周边,划定区域供菜农和果农贩卖经营,实行定时、定点管理。这一举措,首先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摊主与市民“卖”与“买”的空间需求。市民走出家门就可以购买到新鲜菜果,这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一些特殊群体而言,显然是极大的利好之事。尤其是对于一些距离菜场较远的小区居民而言,其便捷性更是不言而喻。临时改为摊区的位置如此之多,摊主们也就有了固定的销售地点,收入也随之增加。因此,“潮汐摊区”一经设立,一经报道,自然是叫好更叫座。

  “潮汐摊区”的示范意义在于,城市管理者必须沉下身、静下心,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既重视自己的工作,更应考虑民众的需求。“潮汐摊区”等富有创新意义的举措再次提醒我们,具体管理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转换角度,必要时,也应该听取广大市民心声,集思广益,力争取得“双赢”乃至“多赢”“共赢”的良好局面。当然,“潮汐摊区”也不是化解城市管理过程中所有矛盾的“万能剂”。我们可以借鉴,但不应照抄照搬。每座城市,还是应该立足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同时,加大宣传与引导,在尽量满足市民需求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真诚,赢得包括摊主在内的所有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比如,引导摊主在收摊之际尽量“自扫门前雪”,引导买菜的市民杜绝一边择菜一边随手乱丢。如此心往一处想,我们就能够在城市管理与方便市民之间,画出越来越大的同心圆。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