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锐评

  • 2016-06-01 15:06
  • 来源: 皖江在线
  • 作者: 江锡钰

  5月中旬,中山大学校园东区的修鞋摊摊主李大叔收到一纸通知,要求他们在5月底前搬离中大。这则由中大总务处和综治办发出的通知,令一些中大师生感到意外和揪心。在他们看来,鞋摊以及自行车铺等便利的平价服务点,扎根校园二三十年,早已成为中大社区的重要部分。听闻消息后,他们纷纷向学校提出建议,为这些小商铺“求情”。(6月1日澎湃新闻)

  学校所发的通知,其理由是“为进一步建设宜教宜学的校园环境”。而在师生们看来,鞋摊“已经融入了中大的校园文化”,“融入了几代学生的记忆”。换言之,在中大扎根33年的鞋匠夫妇和他们经营的鞋摊,本身也已经是校园风景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一双修鞋的手,将两个儿女送进了大学,他们自强不息、温和良善的形象,他们和师生们的情谊,对学生同样是无声的教育,同样是“宜教宜学”的一部分。

  5月26日,中山大学校园媒体“中大青年”发布了长篇文章,《“我们就像中大的家里人一样”:李大叔夫妻和他们的修鞋摊》,讲述修鞋摊李大叔和妻子1983年“落户”中大并扎根33年的故事,表达中大师生与修鞋摊之间的浓厚情谊。文章作者署名为“中大青年”学生记者。

  此文中不乏许多鞋匠夫妇和师生们交往的感人细节。也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几代学生的美好记忆,影响着他们“三观”的形成和升华。这样的教育比起校园中那些制作精美的宣传牌,更接地气,更加“润物细无声”。保留几处这样的鞋摊和自行车铺,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生活的方便,更能让同学们从这些底层人物身上感知社会的脉动。

  让人感慨的是,大学生们已经从鞋匠身上获得了精神营养,他们向学校奔走求情,他们采写发表长篇文章,为一对鞋匠夫妇“立传”……而他们在校园里也不过就是待上几年。但是,他们懂得中大的校园文化需要多元,多元的校园文化更需要传承。他们从书本和生活中获知了这些道理,他们又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实践这些道理,学生们的这些努力,应该也是中大教育成果的一部分,是应该感到自豪的一部分。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提升青年精神品质的地方,即不仅要教书,也要或言更要育人。而教书育人也要走出狭隘的“宜教宜学”,将教、学的视野放得更开阔,别以为一两个鞋摊就影响了名校的高大上,当年草棚子里的西南联大,比起今天许多美轮美奂的大学,谁在中国教育史上更有地位,恐怕是毋庸多言的。事实上,中大学生为鞋匠求情的努力,其人文关怀的精神已经走在了学校某些行政官员的前头。别不好意思,对这样值得中大自豪的学生,某些师长也是应该见贤思齐的。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