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融媒评论

  • 2025-06-06 15:55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宛新平工作室

往.jpg

  编者按: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即将来临,将于6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这场盛会首次在中部地区、首次在长三角地区举办,就落脚安徽,让“期待值”拉满!届时,网络名人走进安徽、深看安徽。行走安徽,看些啥?能够打开哪些“新意”?美好安徽,万千气象!在关键字里读安徽,更能打开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崭新江淮。

  历史,昭示着从哪里来,更告诉我们到哪里去。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安徽,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屹立于祖国版图的中东部,是富含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组成部分。

  地理区位由古至今,代代传承,然而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时俱进,更新迭代,越写越精彩。

  行走安徽,近看江淮,不仅要走进田间地头、车间工厂、大街小巷感受安徽,触摸“心跳”,更要跳出安徽看安徽,读懂安徽的开放格局,融入区域的“未来眼光”。

  人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走进长三角这片经济的高地、创新的场域、发展的沃土,安徽始终以独特的角色存在。

  不靠海不沿边的安徽,能把开放发展做得有声有色。从省内看,种好自贸试验区这片“试验田”,从制度创新到贸易便利化发展,再到新规则出炉,安徽形成了诸多样板。

  向省外看,安徽瞄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主动靠上去、积极融进入,主动与沪苏浙携手,党政领导常态化率团考察、与企业座谈,在“一体化”中拥抱最大机遇、释放最大动能、共享最大红利。

  安徽积极拥抱长三角,为全省上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来安县汊河镇,这个毗邻南京江北新区的小镇,一举“逆袭”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借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小村小镇、各类企业,在江淮越来越多,产业协作,民生共享,为安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还是那块地,区位还是那个区位,今天的安徽,攥紧开放这把“金钥匙”,早已解锁了过去未曾想到过的“未来空间”。

  未来之大,更在于安徽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最近,“美好安徽与世界对话”系列推介活动走进日本,徽墨、竹雕、芜湖铁画、祁门红茶、花鼓灯等特色非遗项目精彩呈现,跨国产业交流合作搭建友谊桥梁;再往前,安徽—瑞士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对接会成功举办,汇聚了优质的国际科技资源,赋能安徽科技创新发展;拉长时间的轴线,中欧班列(合肥)已开行超过10年,完成欧盟、中亚、西亚、东南亚、西伯利亚等地区的全覆盖,班列运输连接世界,畅达未来。

  从“海客圆桌会”到“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再到已成功举办六届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安徽从历史的“原点”出发,不断拓宽视野、向海而行,实现了联动周边、辐射全国、贯通世界,一个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江淮大地屹立在世界面前。

  行走安徽,近距离感受江淮开放发展的蓬勃动能,需以国际眼光、全球视角感知安徽,品味江淮。

  古往今来,安徽在开放的潮流中不断做强区位功能,在破浪前行中驶向更宽的水域,在山海奔赴间书写出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实践的万千气象。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