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5-03-05 11:11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周军

  三月的神州大地,澎湃着昂扬奋进的春潮。

  3月5日上午,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关注全国两会,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实实在在、成就殷实、催人奋进,是尤其鲜明的感受。

  每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都是社会各界、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点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具特殊意义。从时间节点看,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出炉”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改革举措如何进一步有力推进,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新的答案;从所处方位看,今年的两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下一个五年规划编制作出安排,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置身特殊的时间“坐标系”,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承载着新的使命任务。

  人们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最感兴趣的、最关心的就是报告有没有干货。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细读这份热气腾腾的政府工作报告,目标明确、举措实在、政策“解渴”,未来的路径无比清晰。

  敲定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无疑是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全国GDP增速为5%。如何来看待这个“5%”?从时间轴看,这一预期目标,与2023年、2024年保持一致,体现着中国经济的稳健性。从发展需要看,“5%”,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这无疑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基础上的科学决策,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从总体势头看,在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34万亿元的新台阶上,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凸显着“进”的趋势,彰显着自信底气,也为千行百业鼓舞了干劲。

  信心来自哪里?来自基层的活力奔腾、经济发展的向上向好。春节前夕,地方两会全数召开,纷纷立足自身确立了经济发展目标,各地普遍确定预期目标不低于5%左右,多个经济大省把今年经济增速确定为5.5%左右。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各地鼓足干劲谋发展,为全国经济“大盘子”增添了信心和底气。“全国上下聚力攻坚,我国发展没有闯不过的难关。”这是对发展成就的经验总结。有了这份经验“法宝”,全国奔赴新的目标,心中更有方向,脚下更有力量。

  困难从未离开,挑战从未远去,政府工作报告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政府工作报告着眼国内国外、当前未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预判国际形势变化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同时,不回避问题指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等。问题点,就是“破题”的关键所在。政府工作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靶向施策,提出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工作总基调,对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扩大内需、扩大投资、科技创新、对外贸易等重点领域作出部署,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引领全国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一切奋斗,都是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在全国两会调查中,“民生保障”关注热度位列榜首。品读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民生方面的政策举措回应社会关切。不论是“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的方向引领,还是以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夯实民生之本……政府工作更加聚焦“一老一小”、就业医疗、民生福祉等,凸显在高质量发展中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的施策方向。共赴“春天的盛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百姓心为心,全国两会中的“民生清单”正化为“幸福清单”。

  拥抱新的春天,打开新的未来,全国上下当锚定政府工作报告标定的“奋斗坐标”,起而行之、不等不靠、奋勇争先,以新的奋斗激活春日里“一滩春水”。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经济大省“挑大梁”,农业大省“多产粮”,科技强省“强引领”,千行百业“跳起来、摘桃子”,一切难关都必将闯过,让我们满怀信心阔步行进在新时代的春光里。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