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4-11-09 15:40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王小东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民政、民生、民心之间的内在联系,诠释了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民政事业发展,下功夫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使各项民政工作更好体现党的初心使命,着力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只有持续不断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赢得民心,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巩固政权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政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救助低收入困难群众、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事业、慈善公益以及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社会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等,是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的政府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重点领域,体现党的初心宗旨,事关民心向背。党员干部必须准确把握件件关系基本民生、事事关系人民利益的群众属性,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回应群众在生老病死等民生问题上的急难愁盼,在做实做细民生兜底保障上持续发力,努力提供便民利民、公平可及的基本社会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民政服务对象是社会最广泛的人群,民政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诸如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纳入兜底保障实现脱贫,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的政治任务;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41万个;民政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设立了民政领域第一个本科院校民政职业大学等等,再如2021年6月起,民政部在部分地区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如今试点地区已经扩大到21个省份,覆盖全国78.5%的人口。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41.6万对。加之,推进多项服务“一门受理”“网上办”“指尖办”……这些重要成就的取得,无不得益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着力保民生、兜底线,固根基、提效能,以稳促进、进中求新,持续奋斗,干在实处,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政力量,展现民政担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提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周密部署,民政事业既需要以民政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也需要跟经济发展相向而行、同频共振。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服务保障“一老一小”和各类特殊困难群体、规范专项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聚焦“国之大者”履行民政工作职责,要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引入数字技术及智能化工具,争取尽早建成法治民政、数字民政、智能民政,努力在人口老龄化应对上有新作为,在社会救助上有新成效,在社会福利上有新提升,在社会事务上有新加强,在社会治理上有新气象,保持“事事为民而谋”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发挥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的职能作用,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新的征程,新的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奋力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编辑: 张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