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4-05-21 10:03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尹贵龙

  1984年5月,大连等14个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扩大城市权限,给予外商投资者若干优惠。40年来,各沿海城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焕发新生机,书写了沧海桑田、人间巨变的“山海传奇”。

  开放,首先开阔的是眼光和视野。中央确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是基于对时代主题转变的深刻洞察,是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步骤。四十载砥砺奋进,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时代大潮里搏击风浪,由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由偏居“一隅”走向发展“前沿”。截至2023年底,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0.7万亿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4%;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538.5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1/3。这些城市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如同一串明珠点亮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也亮出了打头阵、挑大梁的“沿海范儿”。

  开放,重要的是体现历史主动精神。沿海开放城市的建设主要靠政策,但更重要的是真抓实干。如果没有勇吃螃蟹、敢闯敢干的内在基因,如果遇事总是畏首畏尾,怕担风险,如何能有今天的成就?回望沿海城市开放历程,正因为始终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才能抢抓改革开放的机遇,实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抢抓全球要素重组、世界产业转移机遇,实现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实现创新型经济的行稳致远。面向未来,尤须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强化机遇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大力推进沿海开发,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织就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新图景”。

  开放,需要在更高起点上再出发。港口,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今天,审视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了城市自身的发展,还在于它们像钥匙一样打开了一扇扇中国开放的窗口。以此为起点,中国奏响了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强音,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开放格局。新形势下,沿海开放城市在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积累的先行开放优势受到影响,亟须通过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开放型经济的“领头雁”地位。未来,沿海开放城市用好改革开放创新经验,必将在中国全方位开放大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沿海开放到向海图强,总能激荡出博大的胸怀、开放的视野、敢闯的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语境下,开放站上了更高起点,沿着全面开放这条创造历史的道路再出发、再奋进,我们必将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