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4-04-30 09:09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冯春天

  随着五一长假来临,各地也做足了准备迎接客流高峰的到来,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长沙、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长期“霸榜”出行热门地的机票、火车票早在半个月前都被抢订,长假游带来的“泼天富贵”在这些城市似乎已成“定期收款”的节奏,然而,全国还有大部分的中小城市,怎么才能吸引游客“反向旅游”,在这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分得一杯羹,是需要好好琢磨并提前做功课的。

  其实,这几年小城旅游的突然爆火,成为顶流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而且,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个“幸运儿”,去年山东省淄博市“进淄复烤”的盛况还历历在目,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天水市的麻辣烫的热度又持续接力,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得客源者得经济,得流量者得市场”已经成为各地吸引游客的共识,各地文旅局局长亲自“出镜”直播宣传都成为必修课,然而,流量的潮起潮落,也意味着可能出现开头宾客满座,隔天门可罗雀的落差,因此,让流量持续增值,享受回头客、客带客带来的“复利”,在聚焦一城一“wei”下功夫、见真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位”上靠拢,懂得借力。传统意义上的小城多指交通不便,距离中心大城市较远的地方,但随着这十几年道路交通改善,尤其是高铁强国建设的持续发力,很多小城反而区位优势明显,比如,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由原来的山路十八弯,变成现在的通途大道,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榕江县“村超”的激情澎湃。可见,一旦缩短了时间距离,很多高铁沿线城市可积极融入核心旅游城市发展圈,抓住其溢出效应,就如同随着高铁通车,四川省西南部的西昌市、攀枝花市已成为接纳“川A大军”的热门旅游集散地。

  在“味”上深耕,打造品牌。这里的味,主要是指有城市文脉涵养出的韵味,比如一提到陕西省西安市,人们在潜意识里就会感受到十三朝古都的繁华,大唐的泱泱大国气象,一提到苏杭地区,就仿佛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淡雅,“青石的街道向晚”,每座城市无论大小,都有自身经过时间沉淀出的独特味道,而这也是想要发展旅游必须细品细酌的城市“原浆”,旅游市场发展到今天,国人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对味的喜好也越来越精深,为什么许多仿古的所谓“古镇”逐渐没落,就是因为如同“预制菜”一般程式化了,为什么citywalk火了,就是因为游客更想体验某个城市某个街区甚至小巷未被“开化”的“烟火气”“市井气”,这一方面要靠游客的“打卡”,更需要当地自我发现,自我营销,自我“赋魅”。

  在“胃”上满足,提炼特色。旅游的本意无非就是吃吃玩玩,走走看看,尤其是现在年轻人对吃的追求甚至超过了玩,淄博、天水为什么火,烧烤、麻辣烫就占了“咖位”,很多人一到重庆就奔着老火锅、酸辣粉、小面去,一到成都就去吃麻婆豆腐、钵钵鸡。民以食为天,生活百般滋味,不过一日三餐。只有把游客的胃“伺候”好了,才能在潜移默化间强化“味觉记忆”,才让人体验到吃了还想吃的“欲罢不能”之快感。正所谓川菜讲求“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其实很多城市无需搞得如吃席一般弄出个七碗八碟,只要对城中那几道独特的吃食进行“深加工”,让游客有“美食+”体验,就已经掌握“一招鲜”了。

  每座城都有每座城的故事,每一景都有每一景的风光。小城不小,迎八方来客。只要大家都怀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待客之道,用满满的诚意对待彼此,有温度、有情感、有品质、有特色,那么再小的城,再远的地,都会有属于当地的“流量密码”,都能让人感受“他乡如故乡”的归属感。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