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4-04-03 09:24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艾鹏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1.3%,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增长态势。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关键环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新突破,并将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把创新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最新的《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稳步提升,专利转化运用效益持续提高,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7.6%,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成果转化则代表落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表征。站在新的起点上,要进一步畅通基础研究转化应用桥梁,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让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成果从科研院校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基础研究,促进产生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基础研究之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2023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独立找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追踪最长8000万年、累计12亿年的马铃薯基因组进化痕迹,绘制了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的基因二维图谱。这一图谱将有效帮助育种家预测马铃薯育种中可能出现的基因“踩坑”处,大大加速杂交马铃薯的育种进程。紧盯世界科技前沿,我国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面向未来,要坚持把基础研究摆在更重要的位置,着力提升基础研究体系化建设水平,推动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上下衔接、差异布局、协同联动的基础研究创新格局,促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脱颖而出。

  汇聚多方合力,推动科技成果向新产业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初一公里”。2023年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以“赋能新赛道 共促新发展”为主题,通过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家”汇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历经9年发展,创交会成为了我国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从实验室、参展台走向生产线,科技创新成果才能真正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合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实现“双向奔赴”。面向未来,要坚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步发力,构建多元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带头作用,以企业为支点打通产学研、上下游,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核心圈;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进一步优化多元投入机制,增强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

  打造创新生态,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近年来,全社会支持创新、投入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热情高涨。《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国家战略以来,指数年均增速高达11.17%,比2011年以来的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成效初显;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命名并在广州南沙首次试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成功投入商业运行,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在2023年的历史篇章中,中国以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展现了一个繁荣而充满活力的科技生态系统。面向未来,要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完善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支撑,金融机构支持,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共同体,促进知识、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要素在区域内充分流动,激发各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打造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态。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