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4-03-28 10:42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尹贵龙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2部门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要“创新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提升校园、体校、职业和社会‘四位一体’青训发展水平,同时以足球重点城市建设和西部地区青训试点为抓手促进青少年足球全面协调发展”。

  青少年足球是国家的未来,是足球梦想的种子。随着国家全面推动足球改革发展,尤其是随着校园足球的普及推广和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举办,中国足球逐步从以往过度强调国字号球队成绩,开始在“发展青少年足球”层面持续发力。已举办两届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部学年段。这项比赛的特点是打破参赛壁垒,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俱乐部青训梯队和地方青年队,体校代表队、学校代表队、社会青训机构等球队都可报名参赛。表现优异的青少年球员,会接受提高性训练,还有机会进入各年龄段国家队。这样的赛制设计为球员提供了成长平台,也被视为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新起点。

  也要看到,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缺乏统一蓝图,足球专业人才规模小、质量低,成长路径有堵点。特别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体系不够健全,政策保障存在短板,尤其是青少年足球领域的体教融合亟待深化和突破,急需加快构建青少年足球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与此同时,足球的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沉下心来,从娃娃抓起,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用好市场机制的活力,推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夯实后备人才基础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此番12个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旨在补齐政策保障短板,深化和突破体教融合,调动各方面力量特别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投入,加快构建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

  中国足球事业的深远影响不仅仅在于一时的成绩,更在于长远的规划和持续的发展。《实施意见》强调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有温度的足球人才升学和专业发展政策保障。要求聚焦不同训练发展阶段,为青少年连续提供优质训练竞赛和文化学习服务,畅通足球后备人才升学通道。同时,直面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给出了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措施。如试点地区探索小学生、初中生升学时随校队成建制流动,在部分地区中学试点组建足球特色班,允许试点学校在省域内招收优秀足球后备人才。有序扩大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规模,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互衔接的“一条龙”升学体系,研究论证体校和普通本科“3+4”贯通培养机制等等,从细处发力,从实处入手,破难点疏堵点解痛点,推动青少年足球健康发展,为中国足球厚植人才根基、实现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振兴足球,就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感受足球的魅力,体验足球的快乐。《实施意见》还就繁荣青少年足球文化提出具体要求,如“广泛宣传足球的教育、健康、激励价值和多元育人功能”“加大对青少年足球赛事活动的宣传报道、电视和网络转播”“选树青少年足球先进人物和典型做法,讲好新时代青少年足球故事,弘扬健康向上的足球文化”等。营造足球健康发展良好氛围,让青少年足球“向阳”成长,对于中国足球的未来至关重要。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