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4-01-09 09:44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欧阳朵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靠稳定耕地面积,也要靠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从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探索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到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存挂钩”同步推进,再到“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红线越拉越紧,饭碗端得越加牢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耕地”放在首位,不仅突出了耕地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更需要保护好耕地,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依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耕地数量,也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着力优化耕地生态,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提升耕地数量,保障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保护耕地,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18亿亩耕地红线的底线绝不能突破。保护好耕地,要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守住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基,稳住耕地数量,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土地违法使用。同时,要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要善于向“盐碱地”要面积,进一步提升耕地数量,让“盐碱地”成为“新粮仓”,让国家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提升耕地质量,实现粮食丰产。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面对有限的土地,要实现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在提升单位面积综合产能上下功夫。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大科技人员的培养和科研力度,积极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引导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民提升科技水平,降低种植成本和风险,实现粮食丰产丰收。

  提升耕地生态,提高粮食品质。从“好粮”到“好饭”,一碗米饭中,不仅有粮食,更盛满了生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粮食提出了新的期盼,不仅在品质上要求提升,在种类上也有新的要求。要让百姓“吃得饱”,更“吃得好”,就需要用“好种子”种出“好粮食”,也需要提升耕地的生态,健康、美好、无污染的土壤“状态”,才能为粮食输送更多有益养分,让粮食品质不断提升,促进粮食品质升级,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守好“大国粮仓”,不仅要夯实“耕”基,更需要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构建山清水秀、林茂田肥、湖美草绿的生命共同体,让“田”更健康、更美丽,让“粮”更安全,让14亿多中国人能到点开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