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3-03-18 13:34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唐代远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永远没有完成时。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凸显,稳就业仍面临不少挑战。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继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后,今年又是一个高校毕业生超千万规模的就业年,就业压力不可小觑。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个人和家庭的大事,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就业”一词近30次,延续了近年来的高度关注。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就业工作提出的预期目标。其中,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河南省要求各高校党委班子落实重点群体分院系包干责任制,就业部门加强过程化管理和“一人一档”台账式管理;中南大学调动本科班导师、研究生导师以及专任教师,齐心协力做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服务;山西省积极推进“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对每县给予60万元—120万元一次性支持……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地方政策出台到地方高校举措落实,从政策支持、平台支撑、服务保障,呈现的是政策滴灌的准度越来越高,为幸福生活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注入强劲春风。截至3月8日,春风行动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1万场,发布岗位3300万个;发出专车、专列、包机4万辆(列、架)次,输送劳动者154万人。也正说明,只有多渠道下好了就业创业“先手棋”,才能更好为求职者打通“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的“肠梗阻”,幸福指数拔节高。

  稳好就业“大盘”,多渠道促进就业,需要稳定岗位需求总量,优化就业需求结构,以政策见力量、地方见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期盼与福祉,需要通过加大岗位开发力度、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拓展新兴领域就业空间、拓展城乡社区就业岗位、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就业等方式,为促进毕业生及早实现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撑。各地政府部门还应从民生高度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减负、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提升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让高校毕业生走稳走好就业路。

  与此同时,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基层发展对年轻人才“求贤若渴”,各地政府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扩大基层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农业技术等领域,广开就业门路,积极拓宽基层就业空间。也要加强就业指导,健全高校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东北、艰苦边远地区和城乡基层就业,并推动各地高校配合有关部门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安排。对广大高校毕业生而言,更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保持平常心态,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才能实现政府、高校、学生、用人单位形成强大合力,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领域、新岗位,为就业增添了新的韧性和潜力,让毕业生既能“好就业”,也能“就好业”。

  “春风”拂煦就好业。只要我们用心用情、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深度挖潜,就一定能够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稳住就业大局、夯实民生之基,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向着充满希望的春天奋跃而上。


编辑: 张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