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政论

为人才工作者“保驾护航”

时间:2021-11-29 11:04:58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在环境、在政策,更在人为,离不开一支大胆干事、勇于创新、敢于担责的人才工作者队伍。然而人才工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前沿性,难以准确预料和把控,虽“慎之又慎”,但往往“防不胜防”,稍有疏忽便会“失误犯错”。如何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为人才工作者“保驾护航”,成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必答题”。

  划准“错”的红线。当前,各地人才工作者容错纠错机制大多参照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执行,少部分地区虽然先试先行,但是还处于“理念推广”和“小范围探索”阶段。尤其是缺乏可量化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错”与“非错”指标“软”,难以把握理解,导致部分人才工作者干工作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即使“一片公心”“一身正气”,也不能做到“绝对底气”。相关部门要结合人才工作的特点,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尽快细化容错标准,划清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徇私界限,明确人才工作容错纠错具体适用情形。唯有行为有预期,风险可把控,人才工作者开展工作才能“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鲜明“容”的态度。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许成功不容失败。第一个“吃螃蟹”,第一次“啃硬骨”不可避免出现失误错误,如果动不动就追责问责,势必会让“干将”“闯将”寒心。对于人才工作者因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而出现的失误错误要有包容心,树立鲜明的容错导向,鼓励大胆干、大胆试、大胆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要完善评估机制,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地评定人才工作中出现的失误错误,坚决避免混淆所犯错误性质或夸大错误程度。要优化容错流程,对认定机构、程序和时限等方面进行制度规范,只要是适用容错情形的,就要及时澄清正名,坚决予以免责减责,真正为人才工作者装上“减压阀”、提供“意外险”。

  健全“纠”的机制。容错并不代表无错,容错更要纠错。对人才工作中出现的失误错误,经确定符合免责减责的,在容错的同时要及时进行纠偏正向,尽力挽回损失、降低影响,决不能出现“一容了之”“重复试错”的情况。要跟进做好“犯错者”谈心交心工作,积极引导树立“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思想,不断帮助放下心结、卸下包袱。不符合容错条件的,必须进行恰当适度的问责,犯多大错就要尝多大苦果,绝不姑息,决不能借容错纠错搞人才工作纪律“松绑”。防错是更高水平的纠错,要更加注重做好对错误的防范工作。要坚持防错在前、纠错贯穿、容错保底的原则,通过建立人才工作常态化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有效预防偏差、错误的发生,严防小毛病、小偏差演变成大失误,做到“防患于未然”。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朱彦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