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的成长事关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为广大青年干部指明了方向,提足了干劲,上紧了链条。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有朝气、有激情是青年干部的优势,但在遇到难事、急事、大事、复杂的事时往往束手无策,这是由于缺乏心理承受、综合协调、局面把控的“底气”,是能力“缺氧”的表现。
青年干部何来这种能力和底气?只有把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勇于、敢于到基层锻炼、磨炼,才能获取“底气”的营养,才能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里奋发有为,才能真正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要俯下身子接地气。从基层选拔,到基层锻炼,是干部成长的科学规律。青年干部只有了解了基层的现状和疾苦,才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加深对基层的理解,更加坚定和平稳定发展的信念与信心,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唯有深入基层,进百姓家、吃百家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与群众交心谈心,直接面对各种困难和矛盾,在亲力亲为中解决问题,在应对挑战中经受磨砺,才能在干事创业中茁壮成长、在不断历练中强壮筋骨。
要沉下心来增底气。“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青年干部的底气从何而来?无非是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不断克服与日俱增的“业务恐慌”。青年干部要做到学习上不落伍、认识上不落俗,思想上不落后。首先要勤学,积极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做到与时俱进与学以致用相得益彰。其次要笃学,学习要落在实处,善于把理论知识应用到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努力使自身更有底气,工作更有效率。
要放眼未来扬正气。“德之不厚,行将不远。”要成长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广大青年干部勇挑重担,锐意进取,将爱岗敬业精神作为履职尽责的基础和核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更好地体现人生价值。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才。”基层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越是这样的地方,越能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作风和品质。我们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舞台,鼓励和引导青年干部主动到基层一线、到群众中去,在艰苦复杂的工作中经受锻炼、施展才华、提高本领,努力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