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是感知一个地方发展后劲、未来潜力的重要维度。
6月8日下午,安徽召开了一场关于人才工作的专题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主题很鲜明——人才强省。这场座谈会的规格也很高,省委书记韩俊主持,分别听取了省政协专题调研组、用人单位、高层次人才代表的意见建议。
一场座谈会,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这是安徽省委今年来直接聚焦人才主题召开的一次重要座谈会,在时间上,恰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之际。就以安徽在长三角中的能级之变说起,从“入圈”到“出圈”,再到“破圈”,一条上扬的发展轨迹中,闪烁着人才的智慧光芒。一个结论分外鲜明:人才是安徽向上的关键第一资源。
也正因此,进入6月份,一系列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声音”中,“人才”关键词被省委领导频频提及。“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安徽成为创新创业的高地、人才集聚的高地、企业发展的福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交流协作”……布局人才、吸引人才、拓展人才,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的安徽,个中的育才篇、聚才篇、兴才篇浓墨重彩。
安徽缘何如此重视人才?答案掷地有声:安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创新、关键在人才。有人才,才能谈创新;无人才,或是缺人才,创新便举步维艰。一言以蔽之,没有脱离人才的创新。因此,创新及时靠上去,想要跑在前、领好头,关键在于人才。
观察今年来省委领导的调研“足迹”,所到之处,对人才培养和发展重点关注,对人才环境打造和政策供给点题领路,真情实意、真招实策、一言一语,不仅让全省上下更加体会到人才的至关重要性,更让省内外人才感受到了安徽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的诚意和行动。
在六安市金寨县,省委书记韩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指出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强调“当好科大的服务员,当好科学家、人才和企业家的服务员”;在安徽省与部分重点高校合作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都渴望人才……
从在田间地头里谈人才,疏通渠道引导更多人才“活水”流向基层大地;到在高校校园里谈人才,嘱托培养更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人才,“人才”一词,在安徽省委领导心目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分量。
抓住人才,是“押注”未来的关键一步。时间是公平的。在机遇面前、在发展重任面前、在远大目标面前,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挑大梁”,能否在发展赛道上脱颖而出,尽管决定性因素很多,但人才始终是那尤为秉轴持钧的关键。
这些年来,安徽为何总能给人眼前一亮,背后离不开“人才红利”的释放。在创新的赛道上,广大科研工作者扎根基层,打牢基础,推动创新加速成势;在希望的田野上,“新农人”“田秀才”向基层下沉,一碗“皖粮”,饱蘸智慧,农业“金扁担”越挑越稳,江淮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这些发展之道,深深启示着我们:各行各业、各个角落,只有人才荟萃,我们的目标、共同的远景才能一一化为现实。
创新发展的路子尤其明确,引才聚智的导向分外鲜明。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这是对全省的命题,各地要主动靠上去,聚焦优势特点,用足资源禀赋,全面梳理凝练“高精尖缺”人才目录清单,精准编制人才图谱,让一个个人才高地拔地而起,让各类人才“活水”流向江淮,浇灌一方兴业沃土,打开广阔事业天空,撑起一片“皖”花似锦。
高校聚集、科研平台富集,这是安徽得天独厚的优势。当进一步放大各级各类平台优势,健全服务机制,搭建干事创业舞台,让每一个来皖、在皖人才都有“用武之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天下人才纷至沓来,安徽当把“心”留住,对每一个为梦想奔赴而来的人才既给岗位,又给平台,更给未来,用足用好各级平台资源,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双向奔赴”中打开江淮事业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