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文化

  • 2022-11-29 16:33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马泽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筑牢和稳固乡村人才振兴这个重要支撑点,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只有在拓宽源头“引”、居高望远“育”、优化服务“留”上下真功、求实效,方能蓄好基层人才的源头活水,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拓宽渠道“引”吹响人才振兴的“集结号”“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石。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市民,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村建设缺人力的问题已初步显现,只有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光和胸襟广纳人才,才能让乡村振兴“有人气”“有底气”。强化党建引领的“火车头”作用,发挥好“党建+人才”的支柱性、决定性作用,将人才招纳工作纳入党委工作任务清单,精耕党管人才的“责任田”。保持和发扬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破除“四唯”论,广抛招才引智的“绣球”,深挖致富能手、退役军人、毕业大学生、新乡贤等各类人才,解决人才返乡“壁垒”,打通返乡创业的“绿色通道”。坚持将“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广泛宣传人才政策红利,用好“旧乡情”,宣传“新乡貌”,打好“感情牌”,把方方面面的人才“请进来”,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不拘一格“育”打好人才振兴的“组合拳”“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打破制约基层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枷锁”,基础在“引”,关键在“育”。立足实际,制定基层专项人才培育工作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专业性人才库建设,巩固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储备优质人才。提升人才培育与基层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把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等素质好、能力强、潜力大的人放到关键岗位上来,做到因需育人,因岗派人。通过教育提升、培训提高、发展培育,大力宣传农业产业的“领头雁”和基层治理的“好把式”,让更多的“农创客”、“田秀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措施,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优先提拔使用在基层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干部。及时建立基层人才的容错试错机制,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保证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优化服务“留”唱响人才振兴的“主旋律”“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爱才方能得才,“留心”才能“留才”。树牢“为人才之乐而乐、为人才之忧而忧”的理念,全面做实暖心感人、拴心留人的“细文章”。从政策扶持、优化服务、舆论宣传等方面,形成渴求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干事创业环境,打造待遇保障、福利适当、后顾无忧的生活环境,营造公正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拔的制度环境。要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落实好基层人才发展各阶段所需要的专项经费和福利政策,适当提高补贴力度和待遇保障质量。定期开展常态化“人才对话”活动,推行县镇村三级“1+1+N”联系服务模式,了解人才的困难和需求,对他们多关心、多帮助、多支持,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好人事关系、社会保障、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实现人才引用与关怀服务无缝衔接,保证基层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由此产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编辑: 谢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