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文化

红色女性形象塑造的新突破

——黄梅戏《共产党宣言》艺术特色探析

时间:2021-06-11 15:20:27

微信图片_20210611151431.jpg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推出的革命题材黄梅戏剧目《共产党宣言》,2021年6月4日晚在安徽大剧院隆重上演。演出结束时,观众不约而同地随着舞台音乐的节奏鼓掌,掌声经久不息,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黄梅戏《共产党宣言》根据唐栋同名话剧改编。戏剧讲述了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共产党人林雨霏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中不幸被捕,而审讯她的恰恰是失散十多年的儿子——任职于国民党卫戍司令部稽查队队长的邝为。在“母亲”与“儿子”,“犯人”与“审讯官”的戏剧冲突和心理刻画中,表现了林雨霏坚守信仰,忠诚信念,以鲜血和生命诠释和传承《共产党宣言》的思想理念,以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召教育青年一代的故事。该剧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强烈的戏剧冲突,以戏抓人

  全剧包含序幕、七场正戏和尾声三部分。序幕在广州起义失败,林雨霏等几位共产党员遭遇国民党追捕中展开。林雨霏一路躲避,大批敌人追捕。序幕将观众拉入白色恐怖的紧张气氛中,营造危机情境。林雨霏是否被抓捕,接下来的命运又如何?林雨霏与失散多年的儿子在牢房相遇,作为生物属性上的母与子,社会属性上的共产党员与国民党员,戏剧情境中的囚犯与审讯官,他们该如何面对?作品将观众拉入惊心动魄的故事中,让观众在独特的人物关系和戏剧情境中“代入”。七场戏分别在牢房与邝宅两个场景以林雨霏为中心渐次展开,环环相扣。躲避与追捕,审讯与质疑、被捕与营救,保护与牺牲,戏曲将紧张激烈的戏剧外部冲突与人物情感线交织,进一步深化了冲突与矛盾,呈现强烈的戏剧效果。

微信图片_20210612114844.jpg

二、成功塑造典型形象,以人感人

  该剧成功塑造了黄梅戏品格的红色女性形象林雨霏。“我以我血荐轩辕”出自鲁迅先生1903年《自题小像》诗作,黄梅戏编创者借用这一诗句铸就林雨霏的人生座右铭,用来表达女主人公用一腔热血报效祖国,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信念。林雨霏不仅积极践行这一人生信念,而且将其书写至给儿子邝为的风筝上,以血书写在邝梅的《共产党宣言》的小册子上,铺垫并强化女主人公舍生忘死的内在心理驱动。与话剧中林雨霏的铁齿铜牙、慷慨激昂不同,黄梅戏中的林雨霏多了几分黄梅戏剧种所特有的含蓄婉约和沉静。舞台上的人物形态、动作、念白、唱词强化了这一性格特征。由于革命者与母亲身份的叠加,林雨霏形象中多了更多的“母性”。李副官说,“她是母亲”。林雨霏牺牲前对邝为说“你是我的孩子,更是我的同志。”,“我自豪,我骄傲,我的同志啊”。林雨霏不仅仅是邝为的母亲,更是所有追求进步的年青人的母亲。她为了她的孩子们,为了中国的未来奉献生命,传承信念。从这一意义上说,观众感受到的是百年前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而奉献的母亲,她不屈不挠坚守信仰的背后是母性深沉的爱,一个具有崇高共产主义理想的母亲,一个超越了小爱和小我的母亲。作品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并没有将英雄人物作出概念化解释,无论是在敌人、亲人面前,她说的每一句话既是对信仰信念的宣讲,也来自于最真实质朴的情感。黄梅戏百年发展史上,塑造成功的红色女性人物并不多,而《共产党宣言》中女共产党人林雨霏则为黄梅戏红色女性人物形象添加了别样红色。

  作为承载着革命与亲情的重要人物,林雨霏亲生儿子邝为塑造的成功不仅在于性格的善良、正直和热诚、刚毅,更在于人物在革命信念、母性柔情感召下的心灵成长。当他得知林雨霏是自己的母亲,他恨不得如沉香般救母。当母亲拒绝营救,他急着说:“能走不走,能活着偏要死,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作品通过邝为的唱念做打呈现了与母亲失而复得,可能又将得而复失的孝子的悲喜交加的情境。邝为读《共产党宣言》,他从浏览到读了许多遍再到真正懂得其内涵,戏剧呈现了在母亲的信仰和信念感召下一个有层次有变化、有孝心有情感的白色恐怖时代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年形象。

微信图片_20210612132018.jpg

三、善于挖掘细节,以情动人

  如何让“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以细腻委婉抒情见长的黄梅戏承载铿锵有力英雄故事、坚毅刚烈的精神风貌,绝不仅仅是将台词转化成唱段那么简单。编导在线性叙事之外,巧妙运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如林雨霏与邝兆年对十七年前林雨霏离家的回忆唱段,二人且歌且舞,补充了话剧中林雨霏所没有的“舍子”和“弃夫”的不舍和为了民族大义的“信念”的选择。邝兆年的“白围巾”的运用,则是对二人的相知、相爱的最好诠释,它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全剧最让人称道是第六场,以审讯名义的营救。审讯室中的邝为知道林雨霏是自己生母,然而监狱阻止了二人对亲情的倾诉,心中渴望拥抱和团聚的母子只能以犯人和审讯官方式交流。全场分为四个段落,处处皆事,处处皆情,虚实相生,情境交融,实现了话剧到黄梅戏的创造性转化。第一段落:对白,林、邝母子脉脉倾诉。林雨霏拿着风筝斜靠椅子,表示明天是自己儿子的生日,她要为孩子做他最爱的风筝。邝为则说,明天也是他22岁生日。林雨霏则说,祝福你,如同祝福我的孩子。第二段落:对唱。插叙,风筝承载亲情,梦回十多年前。舞台化为两个空间,小邝为突然出现在审讯室。他带着帽子,喊着妈妈。一侧母亲和小邝为拉着风筝嬉戏,另一侧邝为看着小时候的自己,想着长大后的情态。第三段落:念与白,营救与反营救。邝为对母亲直接表达营救进行中。林拒绝营救,二人不是单调的说与唱,而是化犯人做的审讯椅为抒情达意的方式。林、邝二人在舞台以合力搬椅、挪椅、靠椅、碰椅、坐椅、站起等动作辅助表情达意。邝为营救母亲的急迫,林雨霏拒绝营救的执着和冷静,邝为对母亲拒绝生而选择死的不理解等等,黄梅戏借助道具的演员念、白、做、打的方式诠释了审讯室危急关头母子二人激越的心理状态。第四段落:唱、白兼具,教育与信念传递。林雨霏再次将牢房作教育场,以手写刻印《共产党宣言》教育自己的儿子,让其坚信春天即将到来。

  风筝是剧中出现最多的道具和意象。它既参与叙事,又承载情感,它寄托了林雨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信仰与信念,象征着梦想与激情,象征着大爱无疆,象征着母爱的无私、博大和深沉。

微信图片_20210612132023.jpg

四、将象征意味融入舞台设计,以境启人

  舞美设计上,为了凸显白色恐怖中的夜色广州的紧张和压抑,编导运用新媒体投影等声、光、电科技制造连续不断的空间变化,营造颇具时代感的冷峻压抑的色调。舞台布景和舞台整体造型上,该剧善于运用对比手法。邝家的布景装置是写实的,金碧辉煌的客厅,面向观众的高高的台阶象征着邝家一直以来上层阶级富足舒适的生活。牢房的布景虚实相间,铁网和多媒体移动投影营造了阴森恐怖冰冷的情境。而审讯室中母子审讯的绿色台灯,给人寒夜中一丝暖意的感觉。再如序幕和尾声中两段群舞。序幕中,黑衣警察的群舞。国民党反动派警察排成几列,黑夜中的他们身着黑斗篷、黑警服,手持探照灯,来回向不同方向搜索、瞄准,雨霏孤身一人在黑色人群中穿梭,营造肃杀恐怖紧张危急的氛围。尾声中井冈山的革命战士在旭日东升之际,排成不同队列翩然起舞,着红色旗袍的林雨霏高高举起手中的《共产党宣言》小册子站在队列中间反复挥舞,营造革命和希望就在前方的寓意。

微信图片_20210612132058.jpg

  黄梅戏《共产党宣言》不可能是完美的。在全剧抒情写意风格的进一步转换上,在人物形象的丰富上,在针脚绵密的功夫上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瑕不掩瑜,期待这部黄梅戏作品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成为黄梅戏的新经典。(蒋小平,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蒋小平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