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报道,有网络主播正将目光瞄向“AI(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用虚拟商品对老年人进行诱骗。被曝光的名为“李校长AI”的主播用不实视频诱骗老年人为买到并不存在“养老伴侣机器人”先购买相关培训课程,销售额超百万元。当老年人在直播间购买“养老伴侣机器人”课程时,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为一场精心设计的套路买单。
网络购物的便捷性让许多老年人也加入了线上消费的大军,这本是时代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但与此同时,老年人相对缺乏对新事物的认知和辨别能力,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李校长AI”这类主播正是抓住了老年人渴望陪伴、关注新兴科技的心理,通过制作不实视频,编造出根本不存在的“养老伴侣机器人”,诱导他们先购买相关培训课程,这种手段看似新颖,实则是传统诈骗套路的升级版。
从本质上看,这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的欺诈行为。老年人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了解有限,难以判断视频内容的真伪以及商品的虚实。而诈骗分子则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和话术,营造出一种真实可信的假象,让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这种行为不仅骗取了老年人的钱财,更伤害了他们的感情,让他们对网络购物甚至整个互联网行业产生恐惧和不信任。
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当前网络监管存在一定的漏洞。尽管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整治,但在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面前,监管措施有时显得滞后,对于网络主播的行为规范和商品审核机制还不够完善的现象客观存在,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不仅如此,部分直播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利益,对主播的资质审核和内容监管不够严格,也为诈骗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要防止网售“养老机器人”成为新的骗局,除了加强立法和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外,平台方也应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加强对主播的审核和监管,建立健全商品审核机制,对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零容忍。此外,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让他们能够理性对待网络上的各种信息。
今年年初以来,伴随着央视春晚机器人舞蹈的出色表现和DeepSeek应用的日益广泛,AI已经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拥有了极高的关注度。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明白,已经到来的AI时代应该是科技造福人类的时代,而不是不法分子套路消费者的另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