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锐评

  • 2024-12-06 15:06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刘鑫晨 李喆

  截至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三年,运输安全保持稳定,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运输货物4830万吨,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凸显,为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能。

  中老铁路架起民意相通“连心桥”。从无到有,阡陌纵横,交通圈进一步扩大,不仅便利沿线百姓群众出行,极大提高了人员流通、物资流通、贸易效率,同时也为两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开辟了绿色通道,为打开中国与老挝双方合作新空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老挝境内运输成本降低了20%至40%,有力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和国际经贸往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中老铁路绘就共建共享“山海情”。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境客运的到来打通两国人员、经济、旅游交流上的屏障,出入境人数从每天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已累计开行国际旅客列车1500多列,发送108个国家和地区的34.6万余人次跨境旅客。借助跨境客运班列将成为西南边陲连通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金腰带”,更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连接的纽带,为旅客跨境旅游、学习、经商等提供了极大便利。不仅如此,中老铁路通过与“一带一路”网络连接,不仅为两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就业释放更长久的红利,也将丰富两国的文化走廊,为沿线文化交融、基础建设提供无数可能性。

  中老铁路奏响经济发展“协奏曲”。除了物理意义上的距离链接,中老两国铁路部门积极与两国旅游部门合作,积极推动“铁路+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老挝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密切中老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跨境客运不仅为老挝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质的飞跃”,各地旅游企业竞相推出老挝游产品,带火了沿线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还进一步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带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深度合作提供了新思路,为共同打造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添柴加薪、添砖加瓦。

  百年变局,首看周边;大国之路,始于周边。在绘就“一带一路”大写意基础上,精雕细琢的中老铁路也将为我国西南地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相信这条友谊之路会满足两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新时代开花结果、生根发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