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了,从高中到大学,不少学校都在组织开展军训,相关新闻还引发关注,比如“清华大学凌晨40里拉练”“哈工大军训课目竟然是真人CS”“复旦学子AI上大国军事重器”等。不过,也有军训出现问题的报道,如“河南辉县民办高中1名学生军训结束后睡梦中去世”“山东单县中专军训多人中暑、1人去世”等。
军训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团队精神和爱国情怀,其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近期几起军训期间发生的悲剧性事件,无疑给这一传统活动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军训方式方法的深刻反思。
军训是为了锻炼学生,而不是为难学生。但是一些学校军训的内容设置不合理,没有考虑到现在学生学业负担重、体能基础差,部分学生不能适应长时间、高强度训练这一实际情况,盲目“赶鸭子上架”,结果意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军训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不过,如果军训不顾学生实际情况,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吃苦”,甚至挑战学生的体能极限,那么其初衷便与结果背道而驰,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本意,如此“没苦硬吃”,使军训变了形也走了样。
学校组织军训,应充分了解参训学生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长,避免在高温、高湿等极端天气下进行高强度训练。同时,应配备足够的医疗资源和急救人员,确保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防止意外的发生。
很多学校将军训简单地等于体能训练,这是一种认知误区。体能训练的确是军训的重要内容,但是除此以外,军训还应该融入国防教育、纪律教育、团队协作等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可是在现实中,不少学校的军训只注重体能训练,而忽略在精神层面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有的学校,故意增加体能训练的强度和难度,结果导致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难以承受,最终酿成悲剧。
强健学生体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日之功。一次军训活动,训练强度再大,教官再有本事,也不可能使学生都强壮起来。强健学生体魄,关键还是要注重日常的体育锻炼,让他们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
军训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磨砺中坚强,而不是让他们承受无谓的痛苦和伤害。只有当我们真正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科学合理地组织军训活动,才能让这一传统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一段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