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锐评

  • 2023-06-07 11:05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范德洲

  当前,药品说明书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从性状、适应症到毒理研究、药代动力学,不一而足;然而,字号越来越小,最小的字体仅4磅,年轻人看着都费劲,更不要说老年人。可以说,“微雕印刷术”制作的药品说明书,成为老年人群体安全用药的绊脚石。

  俗语有云,“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而生病,就必须求医问药。而药,同样也有一句俗语,即“是药三分毒”。因而,我们在服用药品时,也就必须关注药品的禁忌。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药效,我们也必须关注用药的时间、次数,以及用量等。这看似小事,却是直接影响到药效的发挥,而且也是直接影响到病患的健康甚至是安全。尤其是禁忌,对于任何一个病患而言,都是不能有着丝毫的懈怠。网络中流行的“头孢就酒,说走就走”就是一个典型,而且,一些地方发生的事故,证明这绝对不是玩笑。

  有鉴于此,药品说明书也就格外重要。这不仅是保障了病患的知情权,更是对病患健康与安全的安全阀。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接踵而来。那就是,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越来越多,厂家出于成本的考虑,药品说明书上的字也就越写越小。小到什么程度,“一粒米就能盖住四个字”,因而有人调侃为“微雕版”。

  这样的“微雕版”药品说明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密密麻麻,进而根本就不想阅读。事实上,即使想认真阅读,也是极其费劲。当字体小到“一粒米都能盖住四个字”的时候,即使是视力很好的年轻人,都得聚精会神,至于老年人,因为视力下降,更是一片模糊。即便手拿放大镜,也看得非常累。而且,手拿放大镜,本身也给老年病患造成了额外的负担。在这种状态之下,能够认真仔细地看清药品说明书的,可能也就少之又少。而这方面的任何疏忽,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我们能够联想到老年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背景,这种担忧,尤其值得整个社会的关注与应对。

  “微雕版”药品说明书的出现,也与外在规定的过于含混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与《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都明文要求“清晰易辨”,然而,如何界定“清晰易辨”却是不了了之。这也就导致相应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微雕”技术。对此,职能部门必须有所行动,毕竟,药品说明书直接与病患的健康与安全紧密相关,而不只是字体大小的问题。而从相应厂家的角度出发,“有抱怨的地方就有市场”,如果能够为病患着想,必然能够赢得更大的“蛋糕”。同等条件下,哪怕我们只是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加以突出,也必然能够赢得无数的鲜花与掌声。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