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锐评

莫让“蟹卡”成为“礼尚往来”的挡箭牌

时间:2020-09-23 16:48:34

  中秋将至,各种大闸蟹礼品卡已开始热销。这些制作精美、流转方便、兑换灵活的提货券,成为礼品市场的活跃品种,近年来更是出现了超发、空转的现象。市面上的蟹卡以电商平台的销售为主渠道,在中秋礼品市场的热度居高不下。除记者采访了解到的情况外,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收受螃蟹和“纸螃蟹”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收受螃蟹和“纸螃蟹”的案例不在少数,这是节日公款送礼的新变种。部分官员利用中秋佳节收送“蟹卡”,自认为是“礼尚往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却“不小心”陷进了受贿行贿的深渊,实在悲哀。

  “礼尚往来”,本义是朋友亲戚间的情义交换,用对了地方确实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用错了地方则成为了一些官员受贿行贿的借口。百姓看重“礼尚往来”没有错,那是一份真情的表露,但一些官员却千方百计寻找机遇,造成自己“不小心”陷入了官场“礼尚往来”的怪圈。

  一个愿意送,一个乐意接受并帮忙,送的“蟹卡”就想当然地成为了辛苦费。这种诡辩理论看起来很合理,“礼多人不怪”,双方双赢,办事收礼双不误。官员们在热衷于“蟹卡”之时,骨子里就根本忘记了党纪国法,或者是知者而故意为之,乃掩耳盗铃而已。

  在正风肃纪的大环境下,“蟹卡”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干部之间,与中央的廉洁高要求唱对台戏。“蟹卡”披上“礼尚往来”的外衣,为某些不法干部跑官、要官,疏通关系、打通关节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一则,利用人情关系“意思意思”,相互走动有了足够的底气。送与收之间的“蟹卡”看似平常,却蕴藏着浓厚的腐败气息,承载着权物的欲望,贪官们怎么会拒绝呢。二则,利用好节点,给“蟹卡”披上“礼尚往来”的外衣,自当“笑纳”,更不会被“无情”的撵出大门之外。

  一些腐败干部以为发挥“聪明才智”,让“蟹卡”披上“礼尚往来”的外衣,乔装打扮,就可明目张胆地进行腐败,殊不知这掩耳盗铃的把戏,迟早被戳穿。这样的“变身”无疑与党中央的要求严重相悖,更是背离了民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这些“礼尚往来”贪腐干部的必将是严惩和悔恨。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胡泊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