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时评 > 锐评

莫让“害人精”骗了养老钱

时间:2020-07-13 09:00:46

  一次性支付10万元预定养老服务,承诺三年到期未消费全额退款,每年还会支付11%的利息(合同表述为福利补贴消费券)。然而合同到期后,老人没等来预期中的回报,甚至还拿不回那10万元预定金。

  我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并且还处在持续增长阶段。随着60岁以上老人的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为后半辈子的生活做打算。为了避免老无所依,在不增加子女赡养负担的情况下,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活出“夕阳红”,不少老人开始关注并进行养老投资,而巨大的需求增量,让各路人马纷纷盯上了这块“大蛋糕”,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以“养老+”的形式大量涌现。

  由于老人主动接触并掌握社会信息的能力相对有限,理财投资知识欠缺,防骗意识较弱,加之不少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上当受骗不容易被及时发现。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这些“软肋”,打着度假养老、健康养老、投资养老等多种旗号对老人“下手”,老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养老钱、“保命钱”成为了骗子眼中的“唐僧肉”。近年来媒体屡次曝光的养老投资骗局,给老人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损失和伤害。

  应当看到,虽然养老骗局花样不断翻新,“骗技”持续升级,甚至有些连环骗“剧本”虚实结合,让人防不甚防。然而“套路”基本都是“一哄二骗三跑路”。起初对老人嘘寒问暖,打探其经济实力和家庭情况,又以免费体检,送米送油等“小恩小惠”为诱饵,博得好感。接着给老人介绍所谓“高回报、低成本、零风险”的投资项目,并通过免费讲座、参观项目甚至旅游等进行“实地验证”,取得老人信任,逐步将其钱款“榨干”后就卷款潜逃。

  之所以不少在旁人看来是再典型不过的“庞氏骗局”,还能忽悠老人心甘情愿投入,甚至受骗人数众多,涉及金额巨大。除了这些“害人精”,团伙作案,组织严密,不择手段外,还在于老人在面对“以小博大”能够获得高额收益的“馅饼”时,动了贪念,被金钱冲昏了头脑甚至被“洗脑”,以至于“馅饼”没吃到,反而掉进了“陷阱”。

  要想根治以养老投资为名的“骗中骗”。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上,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制度,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缓解老人的养老之忧。在个体层面上,要重视老年群体的所思所想。社区工作者以及老人子女要加强同老人的沟通和陪伴,及时发现问题。同时,金融机构应强化对老年群体的金融常识宣传,引导其理性投资,增强其防范投资风险的能力和意识。另一方面,监管执法部门要加大针对老年群体金融诈骗以及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的巡查和打击力度,做好执法前移,及时发现苗头,及时预防风险,及时抓捕追赃,最大限度地避免老人掉入养老投资的“陷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绝不能让不法分子骗取老年人的财富。只有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远离“陷阱”,才能让他们能够更多地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真切幸福。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冯春天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