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也是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基层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根基,是实践的广袤沃土。这条路,既是通往“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足,“绿水和青山”的共同美丽,“一个也不能少”的共同幸福,也是从希望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到激励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的成长成才的见证。广大青年干部当立足岗位,在基层一线试炼中坚守初心、勇挑重担、砥砺青春,成为基层实践中最为耀眼的青春力量。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推开历史的卷轴,可以发现,百年奋进路上,处处都是青春的面孔。有焦裕禄实干苦干,凝聚起兰考人民战风沙、抗盐碱的强大力量;有廖俊波“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对群众所忧放心不下,为当地发展四处奔走;有黄大发带领群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寸寸丹心为祖国,这是一面面一心为民的“引导旗”,是青年干部对“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无声地诠释,激励着每一位勇挑重担、积极奋进的青年人,引导着青年勇于在青春无悔的人生航路上做开拓者,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鼓舞着青年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基层热土上,无惧风雨,奋勇向前,慎始如终站稳“人民立场”,挺立起民族的脊梁,把大国名片擦得更亮,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跑出“加速度”。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大山的女儿黄文秀脚踏实地,以生命践行,为国家脱贫攻坚事业奉献一切……今日的青年,正焕发“青”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纵观基层一线,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企业车间、街头巷尾,“青年先锋”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其中有着社区党员干部、基层民警、网格员等,他们时刻关心时事、关心民生,服务居民,以敢闯敢拼、甘于奉献的精神,传递着为人民谋幸福的“接力棒”,在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奋进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处处都有青年奋斗的风景,都是后浪奔涌的声音。
基层不是镀金池,而是炼金炉。要在基层不断锤炼,时时刻刻考虑如何为百姓做实事,如何用“枝叶情怀”书写炙热厚重的“民生答卷”,才能成长为人民所需的“真金”。今天,我们已从乡村全面振兴、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新征程出发,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阔步向前。广大青年干部要起而行之,不断练就为民干事创业的“看家本领”,秉持当仁不让扛“时代大旗”行动自觉的必然,在乡村全面振兴、社会服务、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等领域,以“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唱响踔厉奋发的“主旋律”,让更有作为映入群众心中,获得群众点赞,让青春在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