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融媒评论

  • 2024-06-30 12:34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宛新平工作室


编者按: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沿着大运河看安徽,这条来自老祖宗的历史之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潺潺流淌,连缀起了安徽的前世今生。透过一条河,读懂何以中国,回答何以运河?安徽的这一程,尤其厚重。深读运河,文脉不绝;触摸运河,创新不断;欣赏运河,绿意盎然……最是”“”“绿这三个字,激起大运河安徽段的悠悠古韵、朵朵浪花

绿3.jpg


  生机盎然的江淮大地,“含绿量”逐年提升。活力焕发的大运河江淮段,成为特别存在的生态廊道。

  远远望去,泗县中央公园、运河森林公园等各美其美,催生大运河新时代的“皖美”轮廓。

  美丽大运河,既含直抵心灵的人文美,也有冲击视觉的绿色美。“美”从何来?先保护,后开发,在传承与保护中开发好运河的生态价值,安徽从上而下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泗县作为大运河通济渠段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当地多次对大运河沿线环境进行整治,对运河沿线棚户区进行整体易地搬迁安置,改造污水管网体系,进行雨污分流处理,把生态治理落实落细到每一个环节。

  对污染说“不”,对破坏行为“零容忍”,安徽对大运河生态发展既指路子,更行在先。从在省级层面推出大运河安徽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到宿州市制定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年行动方案……从上而下,一招一式,一笔一画,勾勒出大运河一幅美丽的生态图景。

  举措之下,皆是行动。从清水工程到绿荫工程,超10亿元的投资加持运河,一系列保护行动密集展开,旨在为运河增添绿意,为生态环境注入活力。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昔日一度出现的“臭水沟”蝶变成水体优良、绿树成荫的“打卡地”,一个河清岸绿景美、留住乡愁、吸引游人的大运河“奇观”不断显现,立起了安徽大运河生态管护治理的典范。

  大力推行河长制,为大运河配上“管家”,让千年运河更好地生存发展,实现人河和谐共生。有效推动运河共治,从建立联防联控,加强运河区域守护生态协作,到推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为守护运河安澜凝聚更强皖北合力。

  如今的大运河安徽段,“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合执法成为“标配”, 生态管护员巡河护河成为常态,多方合力守护运河一“脉”长流,提升了生态“颜值”,增强了“幸福指数”。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检验着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成色。时序更替,运河向“绿”。这背后,正是安徽不断向“治”要绿意,不断健全完善大运河保护机制的坚决行动。安徽在守护古老大运河的同时,积极晕染绿美的“风貌”,不仅壮大了生态优势,更让广大民众共享到了生态红利。

  美丽安徽,人人都是行动者。时下,“绿美江淮”建设正成为人之所向。从大运河一域放大到全域,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南、皖西生态屏障“四廊两屏”建设久久为功,从生态“高颜值”到经济“高价值”蝶变,大运河正勾勒出传神的一笔。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大运河数千年流淌而来,保护生态是守护文脉、水脉的必由之路,也是激活经济“产值”的关键抓手。

  守护大运河生态,功在不舍。“绿美江淮”行动是全方位的全民行动,我们都是坚定践行者。加快推动大运河沿线产业链、创新链向“绿”蝶变,既靠沿线地方,更靠每一个江淮儿女。

编辑: 张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