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融媒评论

  • 2022-12-02 10:26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文字:春萌 漫画:习嫦

  初冬,麦苗才露尖芽,孕育来年的希望,给广袤的皖北乡村带来一片生机。作为粮食大省的安徽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小田变大田”探索实践,涌现了让“粮田”变“良田”的淮北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淮南市的“大托管”服务、蚌埠市的“一户一块田”改革、蒙城县的土地互换并大等一批改革试验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这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具体体现,这是居安思危的深谋远虑,这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旗定向。

  藏粮于地提产量。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土地资源富集,粮食生产就能保供。各地必须清醒意识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采取“长牙齿”的保护硬措施,进一步明确制度边界,加大违规占用耕地的处罚力度,充分学习借鉴安徽省“一户一块田”及土地集中规模化流转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和规模效益,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切实保障农田就是农田,也必须是良田。

  藏粮于技增效率。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科技强农”战略,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特别是全力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成为了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助推器。从“中国粮”源自“中国种”的种业培育研发到安徽蒙城县农机合作社全程托管的农业全部机械化,再到铁路运输全过程自动化“一箱到底”的北粮南运,这些年,我们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落实落地,真正让科技创新支撑起端稳“国人饭碗”的底气。

  藏粮于人惠民生。让种粮农民有钱赚、有奔头,是促进粮食生产的重要“法宝”,近些年从蒙城县的“一村两作区”改革到电商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各地通过采取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不仅给家家户户带来更可观的收入,还给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深厚土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制度,建立“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新机制,不断扩大农业险覆盖面,增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助力确保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只要我们辛勤耕耘、厉行节约,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我们就一定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编辑: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