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载,作风建设成效显著,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具有隐蔽性、变异性、顽固性和反复性,需以“同题共答”的系统思维破解问题整治的碎片化、表层化倾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标本兼治的治理格局,推动学习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落实”深化,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入脑入心”向“见行见效”跃升。
同题共答需“头雁领学”领题破局。上下同欲者胜。学习教育要破题,关键在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能否以上率下、领题作答。作风整改从来不是“独角戏”,当前,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将学习教育视为“手电筒照别人不照自己”,台上讲纪律、台下破规矩。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不仅削弱了制度权威,更会带偏队伍风气、损害党的形象。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成为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正是源于党中央以身作则的鲜明态度。同题共答,答的是作风,考的是担当。唯有领导干部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政治自觉真学真查真改,以“跟我上”的行动代替“给我上”的口号,才能带动全党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示范效应。对此,需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头雁领学”责任,通过“述责述廉+问题曝光”等机制,对领学不深、查摆不实的领导干部进行公开通报和约谈问责,倒逼“关键少数”既当监考官又当答题人,确保同题共答不偏题、联合解题不跑调。
同题共答要“协同攻坚”精准拆弹。“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同题共答的关键在于凝聚合力、靶向攻坚。然而,一些地方仍存在“共答不同调”“整改不聚焦”现象,有的部门将“共答”异化为“甩锅”,问题清单“击鼓传花”;有的单位把“同题共答”简单理解为“同开一个会、同发一个文”,整改措施“上下一般粗”。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学习教育实效,更会削弱作风整改成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做实同题共答,坚持“问题从实践中来、答案到实践中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找准病灶、以协同攻坚的力度祛除病根。通过建立“点题式”整治机制,以具体问题为切口,分类制定整改台账,责任链条层层压实,监督必须长出“铁齿铜牙”,确保问题不反弹、整改见真章,推动作风整改实现从“大水漫灌”到“靶向治疗”的质变。
同题共答让“开门答卷”直抵民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同题共答不仅要在内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治理格局,更要开好“群众席”。唯有从“闭门答题”到“开门答卷”,才能真正实现作风整改的全面深化和持续改进,让好作风直抵民心、落地生根。作风整改成效如何,群众感受最直接、评价最客观。现实中,一些地方虽高喊“开门教育”,却把群众当“局外人”,征求意见“蜻蜓点水”,整改落实“自说自话”,导致“群众共答”变成“各答各卷”。破除这种形式主义顽疾,需以真开门、开大门的气魄,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出题人、监督员、阅卷者,真正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尺,真正实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改什么。作风整改的“高分卷”,不在材料厚度,而在民生温度,唯有时刻保持“赶考”清醒,以“打开门”的诚意、“弯下腰”的姿态、“钉钉子”的韧劲,才能在与群众的“共答互促”中,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化风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