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徽锋评 > 时评

  • 2024-08-05 14:27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范德洲 李书学

  理论宣讲是宣传教育群众的重要方式,是组织群众的前提和基础,是引导群众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服务群众的一种渠道,在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如此,我们一直高度重视理论宣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在一如既往地强调并践行理论宣讲的过程中,也必须讲究方式方法的创新,重视并提升理论宣讲的“言”值担当。

  提升理论宣讲的“言”值担当,需要我们紧扣时代热点,以鲜活的素材提升宣讲的热度,以宣讲的热度,强化入脑入心的宣讲效果。不久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科学谋划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提出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也成为浙皖两地宣讲员的宣讲“亮点”和“言值”担当。如此宣讲,自然起到“趁热打铁”的效果,不仅加深了听众对全会精神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于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思考。

  提升理论宣讲的“言”值担当,需要我们惯于就地取材,以本土化的材料,凸显其“地气”,强化其“黏度”。许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在开展宣传工作时,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风俗民情决定了民众的欣赏习惯、接受习惯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就地取材才能让宣讲内容“原汁原味”,才能让宣讲的对象真切体会到,原来理论就在我们身边,而不是远在天边,更不是高高在上。

  提升理论宣讲的“言”值担当,还需要我们改进宣讲方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宣讲,也必须与时俱进。照本宣科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宣讲工作的需求,一篇稿子“放之四海”,更是不受欢迎。在重视宣讲素材的鲜活、接地气的同时,我们的宣讲方式,也必须各显神通,确保民众喜闻乐见。散发传单是宣讲,小院座谈是宣讲,农村大喇叭也是宣讲,以此为基础,小品、相声、数来宝、地区戏曲等,都可以成为我们进行理论宣讲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载体与理论宣讲融为一体,既能弘扬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让民众眼前一亮,从而提升理论宣讲的吸引力与效果,确保理论宣讲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编辑: 潘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