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60条中的最后一条,突出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发扬钉钉子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的一种工作方法。所谓“钉钉子”就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遇到的矛盾愈加凸显、难题愈加复杂,面对一个个亟待克服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改革的先锋队、担当重任的生力军,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推进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巨轮”破浪远航。
钉钉子看似简单,但只有找准定位、用对力量,才能避免钉子钉歪、敲弯。正如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前进的方向对了,才能事半功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改革开放46年来,从政治、经济等重大领域的改革“大事”,到农村“厕改”、跨省通办、看病抓药等一件件民生“小事”……民之所望、改革所向,“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唯有坚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和谋划,才能使改革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置顶”人民利益,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领域“大事要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加码”。抓当前更谋长远,做显功更做潜功。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时,要强化系统思维,既把握眼前的百姓需求,也要看到百姓未来需求的趋势,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使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衔接与协调,不断用更有预见性、更坚强有力的举措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增进民生福祉。
将一颗钉子钉得深、钉得牢,相对应的力量不可或缺。正入推进改革,需要源源不断的磅礴力量作为支撑。“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依靠人民铸就历史伟业,是我们党攻坚克难、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到科技创新实施“揭榜挂帅”,从推广林长制、河长制到民法典草案先后10次公开征求意见……历史和实践深刻昭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力量源泉,只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改革才能取得突破和发展。因此,推进改革要紧紧依靠人民。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俯下身、沉下心,以“甘当小学生”的姿态于基层中取经,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及时总结生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土方法”,提炼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金点子”,化民力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持久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汇聚起磅礴力量。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改革决策前,通过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民生热线、微信平台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变“群众问着干”为“问着群众干”,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改革进程中,建立完善的评议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及时校正和推进改革,在人民满意度的不断攀升中,持续提高改革“含金量”。
钉钉子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那样很可能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改革推进到今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唯有砥砺实干,才能出实效。当好改革的“排头兵”,党员干部须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真抓实干、接续奋斗,不断推动改革走到深处、改到痛处、落到实处。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改革,做到对着问题改、盯着问题干,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针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对待长期任务,须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须知,推进改革没有现成的方案和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就要拿出极大的勇气和胆量,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实”的作风,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敢动真格、敢于碰硬,不断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开花结果。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的关键时刻,想要行稳致远,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钉钉子精神”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