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以“全球视野·上海机遇”为主题的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在上海中心开幕。这是上海连续第五年举办全球投资促进大会。过去四届大会期间,58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上海,总投资超1.1万亿元,一大批顶尖企业家、创新团队和青年才俊到沪发展。今年大会上举行了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启动仪式,共有21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主要聚焦先进材料、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领域。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2024年我国外贸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呈现出向好趋势,进出口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同时,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在海关注册备案,有进出口记录的企业数量较上年增加了1600多家,达到8.2万家,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展现了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胸怀与担当。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优化扩大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一直以来,中国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新时代以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就不仅助力中国书写了“亮丽”的经济答卷,更为世界其他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选择。过去的一年里,相继举办进博会、链博会、数博会,开展2024“投资中国”系列活动,国际合作持续深化,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形成。着眼未来,要着力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各方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努力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打造高质量利用外资新高地。
加快数字化步伐赋能贸易交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市场之一,不仅国内市场蓬勃发展,数字贸易也实现快速增长。本届大会上,“上海智造空间云链平台”正式发布,首批上线59个优质项目,总建筑面积达530万平方米,覆盖10条重点产业链,为产业资源和产业空间高效匹配提供便捷的信息化通道。加快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不仅能够为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添更强动力,也将为全球数字贸易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着眼未来,要聚焦数字领域重大技术问题研究攻关,加强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统筹协调,携手各国各方共同构建数字技术生态协作网络,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打造数字经济对外合作开放高地,助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国际网络空间协同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持续建设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内营商环境是对外开放的关键因素,其友好程度对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全球生产网络的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入出境政策,目前已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为外国投资者来华参会参展、进行项目洽谈、技术交流等提供了更多便利。前期,《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发布,提出了20条举措,精准回应关切,让更多外资企业更加明晰地了解中国稳外资的政策取向。一个超大规模、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市场,将把更多“中国发展”转化为“世界机遇”。着眼未来,要建立健全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政策制定透明度和执法透明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在政府采购、产业补贴、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持续提振外商在华投资信心,为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