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时评 > 地评线

  • 2025-03-12 15:48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婧蓝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47个植树节。从黄河之滨到江南丘陵,从社会担当到童心萌动,举目神州大地,掀起了全民植树热潮。万千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挥锹培土的场景,多所学校将植树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份根植于中国大地的绿色答卷,既是国土绿化的集体行动,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回应,又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中,绘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锦绣画卷。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让古画里的《千里江山图》更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就要以植树节为契机,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在增绿、补绿、扩绿、添绿上下功夫,持续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

  守护“绿色家底”,筑牢绿色长城、生态屏障。春天,是植树的好时机,增添新绿正当时。今天,放眼中国,处处都是绿意盎然的好景象,这背后是无数人播撒“绿色种子”、保护自然、呵护自然,换来的“好风景”。一片片绿色来之不易,要守护好“绿色家底”,既要全国各地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在神州大地上种下更多绿色,也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生态环保责任,做好防灭火工作,看护好生态家底,方能得到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身边的“绿”越来越多,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用好“绿色家底”,让生态“颜值”变“产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家底”不仅好看,更是重要的发展资源,要在点“绿”成“金”上着力,把绿色生态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用好“绿色家底”,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做好“水文章”、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让更多人民群众在守护绿色中尝到良好生态带来的“甜头”,激励他们自觉植树造林,“绿色家底”更殷实,红火日子有奔头。

  增厚“绿色家底”,共筑绿色家园。春风吐绿,草木萌动。一次次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种下的不仅是一棵树,更是祖国更美丽的未来,要让青山常在、空气常新、绿水长流、土壤常净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就要在“扩绿、兴绿、护绿”上持续用心,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在日积月累中书写高分“绿色答卷”。增厚“绿色家底”不是一阵风,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勇于扛起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携起手来,共同植绿,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亿万人民植树造林,种下的是青青树苗,是对未来的期望,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三月里,春风中,“植”此青绿,用汗水和智慧浇灌,长出更多新树、冒出更多的新叶,持续书写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画卷。

编辑: 陈锐